缅怀郭先生,学坚持学感恩(王士维)

发布时间:2021-08-23

  1993年我成为郭先生的博士生多半属于侥幸。那年我们硅所能招生的老师和考生的数量差不多,而且博士入学考试只有两门课:陶瓷学和英语,虽然本科非陶瓷专业,但只备考两门课,相对还是不难的。

  入学后第一面见先生,看见先生办公桌上摆放的某单位赠送一个铭牌:解决了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拦路虎。这才意识到先生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心里变得忐忑起来。先生和蔼地和我聊天,不停地鼓励我,要我不要担心底子薄,坚持就能有希望!于是,我不担心博士不能毕业。先生给我布置研究课题给我修改英文小论文,如今我也坚持修改学生的每一篇论文。

  毕业后留所工作一年后,经先生推荐有机会到日本东北大学IMR工作两年;如期回所后,于2001年担起了纤维补强陶瓷基复材的批产工作。虽然读博期间参与过一些外围的简单工作,但对工艺关键知之甚少,加之毫无组织管理经验,压力巨大。先生不停地鼓励,教我如何开展组织工作:关注“人、机、料、法、环、测”每个环节的细节;特别是人,先生教我找“老法师”,虚心求教,再以老带新,团结队伍带好队伍,把工艺技术传承起来,争取发扬光大。同时,给我讲他当年坚持研发的经历。其中讲到当年材料做出来之后,性能很好但不知用往何处?先生到五七干校劳动期间,这个项目几乎被叫停。先生和相关领导沟通坚持留下谢瑞宝、石南云等五位人员,缩小开支继续研发,寻找机会。在了解到具体的国家重大需求之后,研发团队再组织壮大起来;为了制备1:1样件,自行设计大尺寸成型机和中频热压烧结炉;然而,当六米高的龙门架运到所内,研发团队不知如何将其竖立起来;最后四室的王大千提出了解决方案,热压炉得以运转。先生多次向我提起王大千高工的贡献,最终碳石英复材获得成功。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后来王高工不幸英年早世,先生参加了送别会,并要求我参会并致悼词,嘱咐我不要忘记对上硅所发展有贡献的人,不要忘记给我们提供过帮助的人,要常怀感恩之心!

  郭先生远去了,我将永远学习先生科研的坚持精神和处人的感恩品行。

  王士维

  202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