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洋无机材料与器件 |
|
|
|
|
|
方向一:
方向二:

|
梁瑞虹,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性能压电铁电材料的应用基础与工程化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与97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及科工局JGPT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 Mater. Chem.A、J. Mater. Chem. C、Appl. Phys. Lett.、J. Am.Ceram. Soc.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4篇,2篇论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任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理事及电子陶瓷分会副理事长、复材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委会成员、科技部面向2035年中长期科技规划海洋交叉领域技术预测与战略研究组专家。曾先后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5/11)、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二等奖(5/10)、入选2016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6年上海市嘉定菊园新区巾帼科创之星、获2019年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 |

|
陈俊锋,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先进辐射探测晶体及器件组副组长。长期从事高性能无机闪烁晶体的组成-结构-性能、可控制备、元器件开发和应用等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张江专项重点项目、中科院战略性空间/深海/激光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前沿、上海嘉定区先进技术引导资金、上海硅酸盐所创新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中科院和上海市科研任务,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含国际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含国家标准1项)。研制多种大尺寸、高性能闪烁晶体及元器件在高端医学影像、前沿科学装置、资源能源勘探等领域得到了批量或量产应用。 |

|
焦杰,副研究员,2008年获得南京大学物理系微电子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上海芯敏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森霸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技术总监、上海致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就职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信息功能晶体与器件课题组。长期从事传感器领域技术及产品研发,包括磁传感器、红外探测器、气体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科学基金及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多个项目,在APL、JAP、AM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
刘锦峰,副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弛豫铁电单晶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中科院先导专项以及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等多项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

|
马名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PTC热敏陶瓷材料、LTCC多层陶瓷集成技术及应用研究。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ZF预研基金项目、中科院GF创新基金项目、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等科研任务。发表SCI论文25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8项),其中有12项专利实现成果转化,制定上海市企业标准7项。 |
方向三:

|
柏胜强,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海洋无机材料与器件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副组长。长期从事热电器件设计、集成制造、服役行为和应用技术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GF创新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子课题)、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等10余项课题,组织研制的热电转换器件在我国深空、深海、先进核能、工业余废热回收等领域新型电源技术中获得应用,201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3)。 |

|
温亚兵,助理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从事高安全性钠基电池的关键材料与电池部件的研制、可靠性评价和应用技术研究。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院先导专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的研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近10篇。目前在我所成果转化所成立的公司—上海奥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钠镍电池产业化研制工作。 |

|
胡英瑛,工学博士,2003/9-2010/7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9-2013/7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在钠基电池研究领域积累了6年以上的研发经验。目前从事钠基电池正负极和电解质之间固液界面的设计与稳定性研究,在钠电池的界面设计和电池组装关键装备等方面申请二十余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9项已授权。作为项目负责人曾经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所创新基金项目2项,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及1项企业合作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Adv. Funct. Mater,J. Power Sources,Solid State Ionics,储能科学与技术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 |

|
吴相伟,男,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固态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副组长。200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从事新能源材料及储能电池方向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钠基电池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曾经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特种材料研制项目4项,GF基础科研重点项目1项,973子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企业委托项目1项;参与企业合作项目2项。在ENERG.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ACS CATAL.,ACS APPL. MATER. INTER.,J. MATER. CHEM. A,J. POWER SOURCE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其中42项获得授权;参与2项钠电池相关标准的建立工作;参与专著《储能技术及应用》中钠电池技术章节的编著工作。获聘“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特种无机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硅酸盐学会”会员,入选“第三届上海市长宁区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 |
方向四:

|
张玲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多孔与低维纳米材料设计与制备、及其在CO2富集与转化、(半)封闭空间空气污染物净化方面的应用研究。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任务。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5)等科技奖励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多项荣誉。 |

|
孙静,女,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应用研究,建立了纳米材料设计--量产制备--器件研发--应用示范的完整创新研究链。以调控表面性质、增强界面作用、协同提升性能为研究主线,在纳微结构层次上探索了纳米单元组装与功能化构筑机制;发现了多种类、多尺度界面耦合效应产生的新性能,实现了低维纳米材料在柔性可穿戴、能源器件及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已在Adv. Mater.,ACS Nano,J. Am. Chem. Soc., Carbon, J. Mater. Chem., J. Phys. Chem. C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他引一万余次,H因子57,5篇ESI高被引论文。授权专利42项,转让3项;发布材行业标准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十余项国家、地方、企业研发项目,累计到位研究经费5000万元。 |

|
王焱,博士,高级工程师,2005年9月起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碳基复合材料的微纳结构设计、表界面调控及其光电性能应用研究。在Chem. Engineer. J, Dyes and Pigments和Appl. Surf. Sci.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3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5项,授权15项(转让1项),授权国际专利2项;制定建材行业标准2项和上海市企业标准3项;获得200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江苏盐城环保大赛“绿色技术路演优胜奖”。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了中科院先导A子子课题“载人深潜器舱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上海市标准化试点、上海市知识产权专利导航及多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作为研究骨干先后参加了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重点、上硅所-SONY公司国际合作项目等。 |

|
刘阳桥,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海洋无机材料与器件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项目组组长。长期从事微纳米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及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包括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子课题等在内的多项科研任务。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3)、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多项奖励和荣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7项(其中授权16项),授权日本发明专利2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