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移动版  |  中国科学院 |ARP
站内搜索: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技信息
已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重...
确保用“核”安全:俄物理...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
科学家制备出高效率大面积...
陶瓷掺石墨烯 布朗大学研...
这个材料不平常:中科院金...
黑科技:玻璃上的稀土涂层...
往陶瓷材料里整点石墨烯,...
碳酸钙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低温烧结——冷烧结技术的...
20年坚持创新 “液态阳光...
能源结构向深度“脱碳”转型
新低温催化法将塑料垃圾“...
Advanced Science:空气稳...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技信息
从硬到软:一种新型碳酸钙的制备与应用探索
发布时间: 2020-11-19 10:17 | 【 【打印】【关闭】

  这种碳酸钙材料是在绿色环保条件下制备的,它使方解石晶体从天然生物高聚物(如贝壳)状态下重新组合,变成一种海绵状的柔性可吸附材料。

  据来自加拿大的该项目的研究人员介绍,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兴盛,贝壳成为可再生碳酸钙的一种可行性来源,对这种生物矿物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愈发重要。通常做法是这些贝壳作为矿石破碎并作为建筑涂料等原料,但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加热废贻贝壳,并在室温下用酸处理。这会导致外壳中的晶体破裂,然后在轻轻搅拌下重新组合成团块, 与贝壳中高度有序的方解石不同,软方解石(soft calcite,SC)具有巢状形态。这种软方解石材料具有不同和不同的形态,为材料科学打开了许多大门,创造出与那些使用从地壳中开采的方解石性质不同的新材料。

  具体步骤简单描述是:先将贝壳预热去除有机质,同时也便于内侧珍珠文石层与外侧方解石层脱离;利用机械手段分离外壳后再对外壳进行两次酸处理后得到壳体、醋酸钙和SC的混合物;SC和剩余壳体之间浮力的差异使得它们的分离变得简单,最终脱去醋酸钙溶液后的SC经水洗后可以得到最终产物。

  关于这种软方解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吸附能力。实验表明,SC对原油的吸收能力为977%±84%,并且在10次重复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可回收性。而相比之下,碳酸钙粉体材料的缺点是难以形成结块,所以难以形成应用。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SC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如何在吸油实验中增加SC团聚体的尺寸以防止其在回收过程中的损失。除此以外,研究人员预计由于方解石的生物相容性,SC将在生物医学应用和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面具有价值。

  文章来源:粉体圈、新材料网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matter/fulltext/S2590-2385(20)30520-8?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2590238520305208%3Fshowall%3Dtrue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