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移动版  |  中国科学院 |ARP
站内搜索: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技信息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
石墨烯超级电容研发成功 ...
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在金刚...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氢水化...
化学家打出有史以来最复杂...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
Small Structures:不井然...
Advanced Materials:微纳...
Small Science: 纳米限域...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
研究发现:3D打印会释放出...
最具潜力光伏技术 钙钛矿...
Nature:加法制造SiO2气凝...
挑战PTC和碳纤维,石墨烯...
10倍能量密度!科学家开发...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技信息
Advanced Materials:视点聚焦:纳米多晶化—促进氧化还原,丰富电池研究
发布时间: 2021-01-19 14:25 | 【 【打印】【关闭】

  近年来,纳米多晶性(NPM)已成为能量存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且有望在识别功能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质”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用于未来材料设计与电池性能增强。多晶相的组成和演化过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决定着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控制着电化学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转化,是影响电池性能的核心部分。

  图1. 纳米多晶工程用于不同电池系统的氧化还原体系。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孙子其课题组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殷宗友课题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Nano Polymorphism-Enabled Redox Electrode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的综述文章。该综述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DOI:10.1002/adma.202004920)上,梅俊博士和王金凯为论文第一作者,孙子其教授和殷宗友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综述首先讨论了纳米多晶性工程在可充电电池中的研究意义。随后系统性总结了针对不同类型可再充电电池氧化还原电极中的多晶化调制策略。主要目的是展示纳米多晶性是如何调节电极材料性能,影响氧化还原过程,从而改善每种电池类型的电化学活性。我们希望通过对材料的多多晶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某些潜在的“合成-结构-性能”关系用于未来的材料设计以及电池性能增强。最后也讨论了当前的研究挑战和潜在的研究方向,为纳米多晶性工程的未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引导。

  可充电电池中的纳米多晶工程通常是通过离子取代,异质掺杂,组份优化和形态设计来实现的。总体而言,氧化还原电极的多晶工程相对复杂,因为大多数电极对外部因素非常敏感。近年来,先进的检测技术(例如同步辐照)的发展使得电极材料多晶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直观的识别多相转变过程以及有效识别循环过程中的潜在中间相依然是一个挑战。因此,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电极材料与多晶性相关的特定存储机制,并且有必要进行更多研究以揭示充放电过程中的相演化过程。总之,纳米多晶工程从相尺寸,形状和组成的角度提供新的功能特性调控战略用于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对可再充电电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 materialsviewschina 

  文章链接:https://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2021/01/51518/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