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移动版  |  中国科学院 |ARP
站内搜索: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技信息
Small Science:纳米传感...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
锆的加入可以改善陶瓷基复...
华盛顿州立大学成功研制方...
带你全方位了解氮化硅晶须!
第99号元素锿基本化学性质...
中国科研团队在单分子精密...
Advanced Science:可穿戴...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
为啥玻璃透明,而陶瓷不透明?
往金刚石里掺点“硼”,会...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技信息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以“毒”攻“毒”,枝状结构抑制枝晶生长
发布时间: 2021-03-10 14:51 | 【 【打印】【关闭】

  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电化学电位,锂金属一直被看做是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锂金属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使Li表面脆弱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不断破裂再生,从而造成容量的快速衰减。在此过程中,伴生的锂枝晶会不断生长并最终刺穿隔膜,引起电池短路以及安全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在锂金属表面引入亲锂性合金,通过减少锂的成核势垒实现锂的均匀沉积。但是,在循环过程中锂金属本身巨大的体积变化仍然会使SEI发生破裂,进而导致循环稳定性逐渐变差。

  

  针对以上问题,复旦大学余学斌教授和夏广林青年研究员团队通过烷基镁和Li的反应在Li表面原位制备了一层在15 μm左右的树枝状LiMg合金层(Li3Mg7@Li)。LiMg合金的亲锂性能诱导Li的均匀沉积和剥离,其枝状结构还能有效地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并缓冲电极的体积变化。因此,通过枝状结构LiMg合金层的修饰,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2009712)上。

  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的LiMg合金层有着良好的亲锂性,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核势垒,促进Li的均匀沉积和剥离,抑制锂枝晶生长。其树枝状的结构还能有效地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和缓冲体积变化,进一步提升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LiMg合金中的Mg会自发向锂金属的下方迁移,有利于提高循环过程中LiMg合金在整个电极中的均匀性,从而提升了锂金属电极的深度Li沉积/剥离性能。在对称电池测试中,改性后的锂金属电极在0.5 mA cm-2,1 mA h cm-2条件下能以8 mV的过电位稳定循环2200 h,在1 mA cm-2,10 mA h cm-2条件下能稳定循环900 h。改性后的锂金属电极与S匹配组成的全电池(Li3Mg7@Li//S)在2 C电流密度下可以稳定循环500圈,容量保持率接近80%。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以及上海市东方学者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来源:materialsviewschina

  文章链接:https://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2021/02/52433/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