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荫横滨大学宫坂力特任教授等通过添加青蒿素提高了钙钛矿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使厚度为126微米的塑料薄膜组件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21.1%,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发电组件和IoT设备等。
现有超薄型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9.5%,普通实用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20%。由于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容易在钙钛矿层与电荷传输层的界面处形成化学及物理缺陷,导致电荷陷阱,从而引起能量转换效率下降。因此,很多人在研究如何添加生物材料或有机物来防止电荷陷阱的产生。宫坂力等注意到青蒿素中的氧-氧键,于是通过添加抗疟疾药使其能量转换效率超过20%,达到实用化水平。分析认为,青蒿素中的氧-氧键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的铅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前述电荷陷阱失效,从而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文章来源:科技部
文章链接:http://www.most.gov.cn/gnwkjdt/202107/t20210716_175912.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