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历程

发布时间: 2019-08-29

  -溯本求源 

  19287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成立,位于霞飞路899号(现淮海中路1337号) 

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大门

  19288月,国立中央研究院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合办的中央陶瓷试验场成立,依托工程研究所,开始了我国陶瓷工艺技术研究

工程研究所之中央陶瓷试验场职员及技师合影

  19296月,陶瓷试验场为中央政府制作仿古瓷80件,已成为现今存世的“民国瓷”精品之一 

陶瓷试验场工艺人员正在绘制彩瓶

中央陶瓷试验场试制的白陶嵌花瓶

工程研究所陶瓷实验场特别炼制的孙中山先生纪念瓷瓶

  193310月,工程研究所迁入上海白利南路(现长宁路865号)的“理工实验馆” 

原国立中央研究院上海理工实验馆

  19347月,根据中央研究院指令,工程研究所接管化学所的玻璃试验场

国立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左三)、工程研究所周仁所长(右二)等在办公楼前合影(1934)

  193512月,工程研究所陶瓷试验场从南京迁至上海本部,建立了陶瓷工场,致力于陶瓷、玻璃和耐火材料的研究

主实验楼 (系建造于1935年的原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棉纺织染实验馆) 

 

  -内迁昆明 

  19383月,奉“中研院”令,工程研究所内迁昆明,重建玻璃试验场和陶瓷工场

内迁昆明时的工程研究所办公楼

  19459月,工程研究所在昆明更名为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 

  19466月,工学研究所离开昆明返沪,在白利南路(现长宁路865号)重建和修复各实验楼馆,并留下部分为昆明工作站(现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 

  19505月,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建立的15个研究机构之一,专攻陶瓷、冶金、玻璃三大学科领域 

  19531月,工学实验馆更名为冶金陶瓷研究所,并设窑业组

冶陶所窑业组工作人员在棉纺织馆前(1956

  195612月,经中科院同意,原窑业组改名为硅酸盐研究室 

  19588月,中科院金属所耐火材料研究室划归冶陶所,并入硅酸盐研究室 

  19591月,上海三民玻璃厂划归冶陶所,作为硅酸盐研究室附属玻璃工厂(定名为红星工厂) 

 

  -独立建所 

  19591月,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 

  中科院批准,在嘉定北门冶陶所所属工厂设立新型硅酸盐材料实验工厂

冶陶所举行分所仪式会场主席台(1960.3.10

  1962年,制定研究所第一个十年科学规划,明确从传统硅酸盐材料转移到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研究 

  196512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矿物物理研究室并入 

  19682,硅酸盐所划归国防科委第16研究院,定名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国防科委批复硅酸盐所的大三线建设选址定为湖北谷城县紫金区官坊公社 

  19684国防科委第16研究院命令:授予硅酸盐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08研究所”番号 

  19687国防科委第16研究院命令:授予第1608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字837部队”代号  

       

  -改革发展 

  19707根据中科院关于体制调整的通知,硅酸盐所行政关系正式回归中科院,所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 

  198412中科院批复同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新所名铭牌揭牌仪式,在长宁路865号大门前举行(1985

由名誉所长严东生题写所名的新铭牌 1984

  19854“中科院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红星工厂”更名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开发实验基地” 

中间试验基地全景

  19865国家计委批复同意在沪建设中科院上海化学新材料中试基地 

   

  -开拓创新 

  1990随着长宁区市政建设的发展,所址改为定西路1295

长宁园区

长宁园区

  20157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建设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太仓园区(太仓市良辅路6) 

上海硅酸盐所太仓园区举行开工仪式(2015

上海硅酸盐所太仓园区规划图 

    2017年6上海硅酸盐所总部迁至嘉定(和硕路585)  

嘉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