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大事记
2021年大事记
2020年大事记
2019年大事记
2018年大事记
2017年大事记
2016年大事记
2015年大事记
2014年大事记
2013年大事记
2012年大事记
2011年大事记
2010年大事记
2009年大事记
2008年大事记
2007年大事记
现在位置:首页>简介>大事记
2006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 2008-12-17 00:00 | 【 【打印】【关闭】

▲2006年1月9日  殷庆瑞研究员作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被邀请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颁奖仪式。

▲2006年1月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发出贺信,向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扫描电声显微镜及其相关器件和材料”成果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表示祝贺。

▲2006年1月16日  施剑林研究员研制成功的能在血管中通行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科研成果,获得“2005年中国十大科研进展”。陈立东副所长、施剑林研究员出席了在中科院院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2006年1月24日  由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节能协会、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电力设计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城网电池储能系统开发应用可行性研究”项目验收会在所举行。

▲2006年2月  江东亮院士;科技业务处;特种无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项目等部门、课题组和杰出人士获得年度所长特别奖。

▲2006年2月  《纳米微粒和碳纳米管的分散及表面改性》项目荣获200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6年2月10日  全所职工大会召开。罗宏杰所长作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05年度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设想》的报告,王龙根党委书记作了《2006年党委工作要点》的报告。陈立东副所长宣读了2005年度严东生奖学金获奖名单和2005年度所先进班组、优秀个人表彰名单。

▲2006年2月14日  经所务会研究决定,对所研究部门进行了调整,具体设置为: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古陶瓷研究中心(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
所的支撑部门设置为:中试基地;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信息情报中心。

▲2006年3月  在中国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所获2005年度院地合作先进集体二等奖。

▲2006年3月1日  在2005年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成果评审活动中:《硅钼棒》和《氮化硅陶瓷耐磨部件》企业标准分别荣获2005年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技术成果三等奖和四等奖。

▲2006年3月16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由郭景坤院士负责、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重大合作基金项目“多相材料的微结构设计”结题验收会。以张立同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通过4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多相材料的微结构设计“这一研究方向上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2006年4月  徐志华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镓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评为2005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

▲2006年4月1日   殷庆瑞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

▲2006年4月11日  所长聘任:王士维任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宋力昕任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主任(兼);董显林任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主持工作);常江任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温兆银任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主持工作);赵景泰任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主任;罗宏杰兼任古陶瓷研究中心(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卓尚军任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任期二年)。

▲2006年4月19日  所的马普(金属所)伙伴小组中期工作评估和未来研究方向讨论会举行。由中方严东生院士和郭景坤院士、德方的Aldinger教授和Hoffmann教授(卡尔斯鲁尔大学)和第三方美国姜一民教授(麻省理工)组成的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听取了伙伴小组负责人顾辉研究员关于“先进陶瓷材料界面与非晶结构研究”的中期工作汇报和后期研究计划。伙伴小组的主要合作者之一、近期退休的Rühle教授受马普学会特邀参与了中期评估的部分工作。

▲2006年4月24日  中科院嘉兴中心平湖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在平湖市科技局召开,罗宏杰、王龙根等参加了会议。理事会推选罗宏杰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任命王士维为第一届中心主任。

▲2006年5月  潘裕柏课题组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Nd:YAG透明陶瓷,在国内首次实现了Nd:YAG透明陶瓷的激光输出。

▲2006年5月  朱英杰研究员应邀担任Current Nanoscience 期刊编委。Current Nanoscience 是Bentham 科学出版社2005年创刊的一个新的国际期刊。

▲2006年5月10日  所聘任徐志磊院士为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展顾问委员会委员授聘仪式。所长罗宏杰向徐院士颁发聘书。

▲2006年5月11日  上海市科委立项的科技资源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质谱专业协作服务中心”,通过了项目验收。

▲2006年5月11日  所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 。全所共有555人参加了募捐活动,共募集到善款35058元。

▲2006年5月17日  香港城市大学朱剑豪教授被聘为所客座教授。

▲2006年5月18日  与日本SONY公司合作项目顺利通过年度评估。 日本SONY材料研究所所长KUMAGAI先生一行五人参加年度评估,听取高濂代表课题组所作的年度进展汇报。

▲2006年5月29日  与浙江达峰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金属载体纳米催化剂三元催化转换器系统技术”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技术成果鉴定。

▲2006年6月  高秋明荣获 “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

▲2006年6月13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由施剑林承担的重点基金项目“异质组装介孔复合材料的研究”结题验收会。

▲2006年6月16日  日本SONY公司材料研究所所长KUMAGAI先生一行7人来所访问,与所签定了第二阶段科技合作协议。中科院施尔畏副院长、硅酸盐所罗宏杰所长、陈立东副所长以及相关课题组和有关人员近19人参加签字仪式。

▲2006年6月16日  由王士维承担的“高压钠灯用一体化半透明氧化铝管”科技成果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持的专家鉴定。

▲2006年6月14-17日  赵景泰等4人应邀参加了在法国拉罗谢尔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创新型先进光电材料会议。会议决定将于2008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由硅酸盐所主办的第二届光电材料国际会议。

▲2006年6月21日  院ARP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验收小组,对所ARP所级系统实施工作进行了验收。验收小组认为,硅酸盐所ARP所级系统实施工作符合验收规范,达到了正式运行的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2006年06月28日  “先进陶瓷固相烧结理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荣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6年6月30日  所党委召开全所党员大会,隆重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会议表彰了2006年度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和优秀支部书记。并组织20余位新党员进行了庄严宣誓。

▲2006年7月16日  福州大学吴敏生校长一行来所访问。罗宏杰所长、陈立东副所长接待,并就合作交流事宜进行了商谈。

▲2006年7月17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子与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技术委员会主任范滇元来所访问,并做了题为“固体激光器与激光材料”的学术报告。

▲2006年7月2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硅酸盐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殷之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7月18日下午2点0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2006年7月26日  由高濂领导的课题组在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和组装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形状和尺寸可控制备了不同尺寸的六个外表面均为{100}晶面的氧化铈纳米立方块,并且实现了这些纳米立方块的定向自组装。这种纳米晶的形成机理为纳米晶的掺杂和异质纳米结构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2006年8月3日  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新建立的两个合作伙伴小组的成立仪式在中科院上海分院交叉学科中心举行。赵景泰研究员被聘为“新型功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探索”伙伴小组组长。

▲2006年8月11日  所获“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2005年度对外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张建生获先进个人称号。

▲2006年8月21日  与上海电力公司 “大容量城网电池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钠硫单体电池开发” 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浦东大酒店举行。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能源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处、长宁区科委等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罗宏杰所长和上海电力公司阮前途副总经理签署了合作协议。

▲2006年8月25日  所召开了中科院2006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会。所长罗宏杰主持会议,所党政领导、院士、研究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中心主任、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工青妇组织负责人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2006年8月27日  中科院物理所许祖彦院士、冯稷副所长、理化所张丽萍副所长及全固态激光器研究专家一行7人来所进行学术访问。

▲2006年8月28日  与日本SONY公司合建的“中科院硅酸盐所-索尼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2006年8月28日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朱人元教授应邀来所做题为“精密晶体量能器在高能物理学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术报告。

▲2006年8月30日-9月1日  所党委召开了党支部工作研讨会,党委书记王龙根做题为《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切实做好党支部工作》的主题报告。

▲2006年9月3-7日  殷庆瑞、李永祥研究员应邀参加在日本东京千叶县举行的第五届亚洲铁电学会议。殷庆瑞在会上作了“Acoustic Microscopy of Some Ferroic Materials” 的大会特邀报告。

▲2006年9月18-19日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主办、硅酸盐所承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一届交流联谊会在上海世博会议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34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参加了会议,罗宏杰所长代表硅酸盐所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科学家。

▲ 2006年9月28日  庆“十一”“祖国 创新”歌咏比赛隆重举行。全所共有十四支队伍参加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测试中心队一举夺魁,重点实验室、生物中心队和机关一队获二等奖,中试基地队、离退休队和研究生2队获得三等奖。其余各参赛队获得鼓励奖。

▲2006年10月12日  宁波韵升集团竺韵德董事长来所访问,罗宏杰所长、王龙根书记和董显林所长助理参加了接待和洽谈。

▲2006年10月13日  与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蝉城区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佛山陶瓷研发中心”在佛山签约。

▲2006年10月19日  中国科学院考核组对所现任领导班子进行届中考核。中科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华仁长主持届中考核。罗宏杰所长代表所领导班子做了届中考核述职报告。

▲2006年10月23日  应所长罗宏杰邀请师昌绪院士来硅酸盐所访问。

▲2006年10月27日  由朱英杰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IV-VI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管设计和可控制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明了一种生物分子辅助纳米晶定向自组装新方法,能在室温下成功地制备出一系列铅的硫族化合物(PbS, PbSe, PbTe)半导体多晶纳米管。在红外成像、红外激光器、半导体红外探测、光敏电阻器、太阳能电池和热电器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6年11月6日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阴和俊局长、刘桂菊局长助理及彭辉处长一行来所考察调研。

▲2006年11月7日  由所主办的第二届中韩日先进无机功能材料研讨会于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举行。李永祥担任大会主席,党委书记、副所长王龙根致开幕词。

▲2006年11月7日  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重要进展。在单电池技术方面成功实现了阳极支撑型大面积中温电池的小批量生产,750℃下单片最大发电功率达到14瓦,每周生产量达到约40片,成品率超过95%。

▲2006年11月7日  潘裕柏课题组,继国内首次获得Nd:YAG透明陶瓷的激光输出后又实现了新的突破:掺杂Yb离子的YAG透明陶瓷实现了激光输出。

▲2006年11月7日  “扫描电声显微镜”荣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

▲2006年11月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陶瓷的分析与研究”中期进展报告会在所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陈克新主任、苗鸿雁教授和以干福熹院士为组长的六人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罗宏杰所长作的主题报告。

▲2006年11月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组织了对重点项目“高性能钙钛矿型铁电固溶体材料的制备科学和结构本质”的中期检查验收会。基金委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的陈克新主任与苗鸿雁教授主持了本次验收会。

▲2006年11月21日  宋力昕副所长主持召开所测试中心的质量管理评审会。重点评审了中心2006年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并通过评审。

▲2006年11月22日  所长决定:聘温兆银任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华任科技业务处处长;吴瑞任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闫继娜任科技业务处副处长;王东任科技业务处副处长。

▲2006年11月27日  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陈立东当选为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2006年12月1日  中国科学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专业组,对所中试基地“人工晶体材料和先进陶瓷材料科研楼”、“嘉定园区流动人员及青年公寓”、和“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三个建设项目进行了专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建设项目具备了竣工验收条件,提请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

▲2006年12月6日  徐小川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6年12月6-7日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公共事务管理标准等级考评小组对硅酸盐所贯彻实施院文书、档案、安全、信息宣传等标准工作进行现场考评,考评结果达到院一级标准。

▲2006年12月12日,科技业务处组织召开了重大项目策划与动员会,会议由科技业务处杨建华处长主持,罗宏杰所长、陈立东副所长、宋力昕副所长、郭景坤院士出席了会议。

▲2006年12月17日  张文清研究员、江莞研究员及顾辉研究员合作, 在复杂的氧化物-金属合金界面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将热力学概念、偏离化学配比的金属合金A_(1-x)B_x系统的原子化学势的变化规律、第一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所给出的界面能等有效结合,给出了合金化学组分的变化等对界面结构及结合性能的影响规律。这一结果将通常的基于第一原理计算的界面研究的原子级热力学方法向前推进了一步,相关结果对理解氧化物-金属合金界面的稳定性及如何改善热障涂层等研究领域的界面结合性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2006年12月28日  AOCF(亚洲大洋洲陶瓷联盟)理事会在韩国首尔举行。硅酸盐所高濂研究员参加会议。

理事会决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罗宏杰担任下届AOCF主席,任期从2007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止。下届AOCF学术研讨会和理事会将于2008年在中国举行。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