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大事记
2021年大事记
2020年大事记
2019年大事记
2018年大事记
2017年大事记
2016年大事记
2015年大事记
2014年大事记
2013年大事记
2012年大事记
2011年大事记
2010年大事记
2009年大事记
2008年大事记
2007年大事记
现在位置:首页>简介>大事记
2009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 2010-02-02 07:56 | 【 【打印】【关闭】

一 月

1.5  在上海市科教工会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上,硅酸盐所工会获得了多项表彰:所工会获“2008年度科教工会网站信息工作优秀单位”称号;李树菊同志在2008年度科教工会主席考评中荣获优秀等级;刘茜同志获“2006-2007年度科教系统教(职工)代表大会优秀代表”称号;曹佳弟同志《关于建立职工献计献策奖励机制》被评为上海市科教系统教(职工)代表优秀提案;温兆银同志荣获“2006-2007年度上海市科教系统创新英才三等奖;陈航榕同志荣获“2006-2007年度上海市科教系统创新英才入围奖。

1.5  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在硅酸盐所举行挂牌仪式。该重点实验室是我院首个专门从事无机涂层材料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

1.8  根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信息,《无机材料学报》入选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1.8  根据2007年度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结果,无机材料学报荣获2007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07年度在国内材料科学类36种期刊中,无机材料学报总被引频次为1746次,排名第3位;影响因子为0.953,排名第4位。

1.9  第三届“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颁奖大会在科学会堂举行。硅酸盐所所长罗宏杰等9位科研院所长获此殊荣。

1.11  硅酸盐所启动了所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复相/复合材料的相与相界面的结构与控制》。

1.16  硅酸盐所编写的《氟化铅晶体》企业标准获得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认可。

1.19  硅酸盐所被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评为2007~2008年度保卫工作先进集体。这是硅酸盐所自2006年度以来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1.19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德塔纳海滩召开的第33届国际先进陶瓷及复合材料会议(3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of Advanced Ceramics &Composites)上,美国陶瓷学会工程陶瓷分会授予江东亮院士桥建奖(Bridge Building Award)。该奖是专门授予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每年一名,这是该奖设立以来第一次授予中国材料科学家。

1.23  上海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隆重召开“2008年度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志愿者活动表彰大会”。由硅酸盐所能源与古陶瓷中心党支部及研究生党总支组成的“中科院硅酸盐所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荣获“2008年度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曹佳弟同志荣获“2008年度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优秀组织者”荣誉称号。

二 月

2.9  硅酸盐所隆重召开2009年度全所职工大会。罗宏杰所长作了《硅酸盐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规划》报告。

2.9  硅酸盐所召开了第四届职代会第五次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李树菊主席代表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作的《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第四届职代会第四次会议工作报告》。

2.16  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组织的实验室认可和国家级计量认证复评审,获得相关认可/认证证书。  

2.17  上海市科技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联络员会议,硅酸盐所闫继娜同志在会上荣获“上海市科技工业协会2008年度优秀联络员”称号。

2.18  根据《关于表彰二ОО八年度上海市科教系统共青团工作先进团组织、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决定》(沪科教团(2009)1号),硅酸盐所团委荣获二ОО八年度上海市科教系统先进团组织称号,彭芳荣获优秀团干部称号,孟佳、张媛媛荣获优秀团员称号。 

 2.24   硅酸盐所王士维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低对称体系的氧化铝透明陶瓷的制备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该项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J. Am. Ceram. Soc., 2008, 91(10)), 3431-3433)上,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该项研究发现,六方晶系的氧化铝在光学上属于一轴晶非均质体,对光线有双折率现象;当光线穿过任意取向的两相邻晶粒时,会发生晶界双折射;多晶陶瓷存在着成百上千任意取向的晶粒,多次反复的双折射最终导致透过率的下降;也严重阻碍了低对称体系透明陶瓷的发展。研究人员提出,当各个晶粒的光轴相互平行排列时,在理论上晶界双折射可以消除;在强磁场中氧化铝颗粒的c轴会沿着磁场方向排列,而氧化铝的c轴就是光轴方向。据此,他们通过磁场辅助的注浆成型方法,制备出氧化铝颗粒具有取向性排列的陶瓷坯体,然后经过氢气氛烧结得到光轴相互平行的透明多晶氧化铝陶瓷。与晶粒无序排列的半透明氧化铝陶瓷相比,光学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未来有望替代蓝宝石单晶材料用于可见-红外窗口、透明装甲以及激光介质材料。该研究方法还可以拓展应用于其它低对称体系透明陶瓷的探索研究。

2.27  硅酸盐所施剑林、陈航榕、李亮、华子乐、张玲霞等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介孔主客体复合材料组装方法与催化性能研究》项目荣获200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硅酸盐所所冯锡淇、韩宝国、林奇生、邓棠波、胡关钦等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钨酸铅晶体的缺陷结构、掺杂效应及其计算机模拟》项目荣获200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本次颁布的2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中,中科院上海分院共荣获其中7个奖项,硅酸盐所是上海分院系统中唯一一家在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均有收获的单位。

三 月

3.6  上海市妇联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会议表彰了市“三八”红旗手、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硅酸盐所闫继娜同志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3.18  以“中日再生医疗生物技术新动态、未来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2009中日再生医疗技术论坛”在上海张江集团公司多功能厅举行。会议由硅酸盐所、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博傲西腾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张江东区高科技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中科院硅酸盐所常江教授任中方主席,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赤池敏宏教授任日方主席。  

3.25  “2009年上海市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会议表彰了2008年上海市标准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标准化优秀成果,并进行了颁奖。硅酸盐所《碳化硅材料》企业标准荣获2008年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成果二等奖,陈调娣同志荣获2008年上海市标准化先进个人。

3.25  由硅酸盐所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和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共同承办的“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召开。来自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代表进行了为期2天半的交流研讨。会议还编辑出版了“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并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论文集中共收集了113篇有关古陶瓷和相关研究与技术的论文,字数达140万,是历届古陶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收录最多的一次。

3.28   Junior Achievement(JA) Volunteer Day活动同时在上海38个院校开展,硅酸盐所研究生会与微系统所合作,承办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长宁园区分会场的活动。

3.31  硅酸盐所郭向欣博士与德国斯图加特马普固态研究所 Joachim Maier教授合作,在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完成了对纳米尺度CaF2/BaF2多层膜异质结中离子电导界面增强效应的全面量化解释。此项工作完善了应用于分析界面间缺陷化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创新地并成功地实现了平行与垂直于界面两个方向上电导率的比较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为利用界面设计和界面工程实现离子导体电导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验依据。该研究工作被国际著名杂志Adv. Funct. Mater. 19, 96-101, 2009 (IF=7.5)报道发表。

四 月

4.8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常州普罗斯和广东雪莱特公司等单位的有关专家组成的标准审定小组通过了对硅酸盐所《陶瓷金卤灯半透明氧化铝管》企业标准的审定。

4.17  中科院上海分院组织召开了安全签约大会,宋力昕副所长代表硅酸盐所与上海分院王建宇副院长签订了《中国科学院安全保卫保密责任书》。

4.23  为表彰专业技术人员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经国务院批准,硅酸盐所罗宏杰所长、温兆银研究员享受2008年度政府特殊津贴。历年来,硅酸盐所获得此项殊荣的专业技术人员合计95位。

4.23  “2009年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 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硅酸盐所蒋丹宇、陈调娣荣获2008年度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先进个人称号。硅酸盐所“透明精细陶瓷的透过率测试方法”、“透明精细陶瓷可加工性检测方法”、“辐射探测用掺铊碘化铯晶体”、“氟化铅晶体”等四项行业标准胜利通过了会议的评审。

4.30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彰了第十八次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队),硅酸盐所刘宣勇同志被授予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成为上海市科技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

4.30  上海分院在中科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举行院庆60周年文艺汇演,在参赛的16个节目中,硅酸盐所选送的合唱《硅酸盐所之歌》、《我和我的祖国》获得二等奖,王佩玲教授的京剧清唱《霸王别姬》获优秀奖。

五 月

5.7  由硅酸盐所承担起草的《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热释电材料热释电常数的测试方法》、《热释电材料居里温度TC的测试方法》和《热释电材料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的测试方法》四项国家标准修订工作通过了专家审定。

5.16  硅酸盐所2009科技活动周暨公众科学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本次公众科学日的主题是“走进科学的殿堂”。开幕式上,由党委书记王龙根按键,正式发布了长宁区少科站网站学生研究课题。

5.23  在上海大学举行的第六届全国GBE(全球商业道德)案例分析大赛中,中科院上海分院shrek代表队顽胜强敌,一举夺冠,团队成员包括硅酸盐所研究生邵永正、汤启立。

5.26  硅酸盐所研究员高濂领导的课题组在无机微/纳晶形貌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在同一反应体系中通过简单调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成功实现了氧化亚铜(Cu2O)微晶形貌的连续调控,并阐述了以纳米晶粒为生长单元的非经典结晶过程在微晶形成初始阶段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定向聚集过程和熟化过程协同作用的晶体生长机理。该工作对理解微/纳晶无机材料的结晶学特点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认识微/纳晶无机材料生长的初始阶段,从而更有效调控其尺寸和形貌。这一重要研究结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以“卷首插画”形式发表。

5.31  硅酸盐所荣获2008年度“长宁区爱国卫生和健康单位先进”荣誉称号。

六 月

6.4  美国Drexel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组织工程学院的Peter I. Lelkes教授访问硅酸盐所,并做了题为“Novel Bio/NanoTechnologies for Engineering Small Diameter Vascular Grafts”的学术报告。Peter I. Lelkes教授是美国Drexel 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组织工程实验室的首席教授,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反应器和人工器官等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

6.11  近4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在以“智能无机温控材料关键基础科学问题”为主题的第128期东方科技论坛上,围绕智能无机温控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特别是面向应用需要先行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展开学术交流和深入讨论。中科院硅酸盐所所长罗宏杰和上海技物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卫担任大会主席。罗宏杰在会上作了题为《智能无机温控材料的关键基础问题》的报告。

6.12  欧洲膜技术研究所的Andre Larbot教授、CERNEAUX Sophie博士等一行三人来硅酸盐所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术交流。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处的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了本次交流。

6.16  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暨“双优”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会议宣读了《关于表彰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决定》,对评选出的46个先进集体和71名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硅酸盐所退休党支部、退休干部姚鹿萍同志名列其中。

6.18  上海市科技工会召开表彰大会,授予15所科研单位工会2006-2008年度上海市先进职工之家称号,硅酸盐所工会榜上有名。这是硅酸盐所工会在获得2006年度科教系统先进职工之家、2007年度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后的又一殊荣。

6.19  根据《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精神,2008年上海市开展了新一轮领军人才推荐选拔工作。本次有128人列入上海领军人才“地方队”培养计划。硅酸盐所宋力昕副所长名列其中,并获得15万元专项科研资金

6.27  第17届国际固态离子学会议(SSI-17)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共有来自43个国家的520名代表出席,其中中国代表12人,温廷琏研究员和胡强代表硅酸盐所出席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国际固态离子学理事会(2009-2013),理事会由13人组成,硅酸盐所温廷琏研究员当选为理事。

6.28  硅酸盐所嘉定园区中试车间建设项目于嘉定新园区正式开工,嘉定区副区长费小妹、嘉定区科委主任洪佩军;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袁航、管委会副主任秦良、褚建国;硅酸盐所所长罗宏杰、党委书记王龙根、副所长刘岩;以及硅酸盐所职能部门、中心(实验室)负责人30余人出席了开工仪式。

七 月

7.2  硅酸盐所举行客座教授授聘仪式,聘任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Hua-Tay Lin博士为客座教授。

7.3   美国俄亥俄航空航天研究所Mrityunjay “Jay” Singh博士访问硅酸盐所,并做了题为“Ceramic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Technic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的学术报告。Mrityunjay “Jay” Singh博士是美国俄亥俄航空航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美国陶瓷学会、国际材料信息学会、矿业、矿物与原料学会(英国)特别会员,在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金属陶瓷焊接等技术领域享有崇高的声誉。

7.10  在硅酸盐所召开了“走进科学殿堂,体验科学创新——中科院长宁科学园未来科技之星”课题开题仪式。来自硅酸盐所、长宁区教育局、长宁区科委、科协、长宁区少科站、微系统所的领导和课题指导老师,以及延安中学、市三中学、娄山中学、复旦中学等中小学校指导老师和学生80余人参加了仪式。

7.17  由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组委会办公室和上海科技节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的2009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总结交流会在上海科技馆报告厅举行。硅酸盐所2007级硕博连读生赫伟被授予“2009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先进个人称号”。中科院上海分院仅有3人获此称号。

八 月

8.12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五周年暨平台服务企业推进大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五年发展期累积的经验,表彰了在本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中表现卓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硅酸盐所荣获上海市科委颁发的“2008年度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集体”称号,自2005年以来硅酸盐所所已连续四年获此荣誉。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卓尚军同志获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2008年度对外服务先进个人”表彰。

8.20  在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硅酸盐所及日本富山县立大学共同发起的,硅酸盐所主办的“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论坛”在甘肃敦煌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的会议主席由姚熹院士,组委会主席由硅酸盐所李国荣研究员担任。

8.24  硅酸盐所常江研究员荣获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侨联颁发的“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上海市荣获全国侨界“十杰”提名奖等奖项的先进集体共9个、先进个人共47人,上海市科技系统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的仅3人。

8.26  国家电网公司栾军副总经理考察了上海钠硫电池研制基地,随行考察的还有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科技部、信息化工部等领导。栾总对钠硫电池研制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8.27  应郭景坤院士邀请,美国著名无机材料科学家、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材料系主任Messing教授来所访问和讲学。经过协商,双方在友好气氛中签署了透明陶瓷等研究领域的合作框架协议。

九 月

9.16  在上海市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上海工程师论坛开幕式上,依托硅酸盐所的上海市硅酸盐学会被授予上海市科协“三星级学会”称号。学会理事长、硅酸盐所副所长陈立东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代表学会在颁证仪式上接受星级学会牌证。

9.17  硅酸盐所Q/KYD 0048-2008《多工位空间晶体生长炉》企业标准获2009年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技术成果奖一等奖,Q/KYD 0046-2008《航天器用防静电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热控涂层》企业标准获二等奖。

9.18 中科院办公厅对一期档案进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表彰,硅酸盐所谈志毅同志由于表现突出,荣获“中国科学院档案进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9.21  由APEC(亚太经合组织)资助,旨在减少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材料检测溯源性与计量国际研讨会暨第七届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材料评价技术网(ANMET)执委会在硅酸盐所举行。

十 月

10.11  “ 2009中国科学院 BHP Billiton研讨会”暨中科院研究生院 BHP Billiton 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北京万达铂尔曼大饭店举行。中澳两国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会议。来自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25位研究生获得本年度奖学金,硅酸盐所研究生汪尧进(导师罗豪甦研究员)获此殊荣。

10.12  硅酸盐所“唱响硅酸盐所之歌”——庆祝独立建所50周年歌会在上海影城隆重举行。为庆祝独立建所五十周年,早在一年多前硅酸盐所就开始了所歌的创作筹备工作,经过全所广大职工、学生的积极参与,最终确定了由硅酸盐所奚同庚教授等作词、上海音乐学院金复载教授作曲的《硅酸盐所之歌》。

10.14  硅酸盐所殷庆瑞、祝炳和、曾华荣同志共同撰写的英文版专著“Microstructure, Property and Processing of Fuctional Ceramics”由国际著名出版商“Springer”出版,并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发行。该书是硅酸盐所建所以来第一本英文版专著,共分六章,内容涉及功能陶瓷的显微结构、性能和制备技术等,书中很多结果都是出自作者本人的最新研究工作,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参阅。

10.15  在庆祝硅酸盐所独立建所50周年之际,“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联盟”签字仪式暨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硅酸盐所隆重召开。“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联盟”的设立,是国家文物局对硅酸盐所80年古陶瓷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

10.16  硅酸盐所举行独立建所50周年纪念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并致辞。上海市市长韩正出席纪念活动并致辞,科技部、中科院及上海市委、市人大有关领导也出席了活动。

10.25  第五届中韩日先进无机材料论坛(The Fifth China-Korea-Japan Joint Workshop on Advanced Inorganic Materials)在上海新苑宾馆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和硅酸盐所共同资助,硅酸盐所主办,罗豪甦研究员和李效民研究员分别担任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和秘书长。

10.2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第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名单,硅酸盐所博士后赵春花(合作导师王绍荣研究员)获得资助,资助金额为10万元。截至目前,硅酸盐所共有2名博士后获此殊荣。赵春花博士此前曾先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

10.30  2009年度“上海-应用材料研究与发展基金”研究生奖学金颁奖仪式在上海锦沧文华大酒店隆重举行。硅酸盐所2007级博士生杨蕊(导师李效民研究员)、2005级硕博连读生曹逊(导师李效民研究员)、2005级硕博连读生汪尧进(导师罗豪甦研究员)等同学获此殊荣。

十一月

11.5  硅酸盐所与林赛斯仪器公司在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举行了“硅酸盐所—林赛斯创新思成热物性热分析联合实验室热物性热分析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11.6  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CCCG-15)在宁波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分会主办,硅酸盐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宁波大学、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承办。

11.9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137期东方科技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沪杏图书馆举行,论坛主题为“我国人工晶体生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本次论坛由硅酸盐所承办,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沈德忠院士、硅酸盐所徐军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

11.12  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评审结果揭晓。硅酸盐所2006级博士研究生崔香枝(导师施剑林研究员)获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4级硕博连读生修同平(导师刘茜研究员)、2005级硕博连读生曹少文(导师朱英杰研究员)荣获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博士生导师王文中研究员荣获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11.12  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本年度共评选出5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8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硅酸盐所2003级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徐浩兰的博士学位论文《含铜系列化合物的形貌、结构控制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指导教师王文中研究员)荣获“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级材料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张大明的博士学位论文《电纺丝组织工程支架生物材料的制备研究》(指导教师常江研究员)荣获“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1.15  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硅酸盐所承办的首届中俄双边材料论坛-“新型光学材料与技术”在上海举行。来自俄罗斯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的光功能材料和工程研究方向的40余位专家和学者出席此次论坛。硅酸盐所副所长陈立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先进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景泰研究员、副主任徐军研究员担任组织委员会委员。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型光学材料与技术的发展与前景,会议议题包括激光材料、激光技术、非线性光学材料、闪烁与荧光材料等方向。

11.23  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的2009年度全国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会上表彰了“十五”期间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硅酸盐所蒋丹宇和陈调娣同志在全国建材行业标准化和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中,积极参加标准化活动,积极开展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荣获2008-2009年度“全国建材行业标准化先进工作者”。

11.27  第九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名单发布。由硅酸盐所主办的《无机材料学报》再次入选2008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根据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统计结果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9年版)显示,2008年《无机材料学报》的影响因子达0.788,在同类期刊中排名第4;总被引频次达到1696次,在同类期刊中排名第5;总分数值为77.30,在1868种统计源期刊中排名第59位。

11.27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09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9)》。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硅酸盐所继续保持前列。根据统计结果(按第一作者计),硅酸盐所的具体情况如下:SCI收录论文数为373篇,居全国科研机构第8位;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为806篇,被引用次数为2660次,按被引用篇数排名居全国科研机构第7位;1999-2008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为2229篇,被引用次数为19687次,按被引用篇数排名居全国科研机构第7位;EI收录论文数为313篇,居全国科研机构第8位;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数为175篇,居全国第8位;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为78项,居全国科研机构第7位。

11.2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硅酸盐所考察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尽快突破关键技术;二要以消费政策引导排量小、能耗低、污染少的汽车发展,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发展;三要科学论证,确定适合国情的电动汽车发展技术路线,首先在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行业发展起来。他还考察了钠硫电池开发情况。临别时,温家宝对科研人员说,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几天前,我国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我们要利用科学技术推动节能减排。希望你们把研究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结合起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二月

12.20  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200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硅酸盐所顺利召开。

12.21  由中国科学院档案馆、硅酸盐所与北京某公司经过近2年的共同努力,合作建成的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所首家离线管理与利用模式的数字化档案室项目,最终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馆长屠跃明为组长的终审验收组的验收。这意味着档案数字化信息离线管理的示范性探索有了重大突破。

12.23   硅酸盐所“嘉定园区新区科研用房改造项目” 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基建局组织的专业验收组的验收。

12.23  硅酸盐所举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仪式。硅酸盐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党员共计118余人出席了仪式。所党政领导与所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出了自己庄严的承诺。

12.28 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成立暨揭牌仪式在硅酸盐所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的正式成立,也揭开了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研究的新篇章。“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硅酸盐具有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的晶体和透明陶瓷研究基础,整合所内各方面的力量,基于人工晶体研究中心组建而成;实验室定位于开展新型光功能晶态材料(陶瓷和晶体)以及已有材料新功能、新应用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技术;近期实验室的工作重点是致力于透明陶瓷、宽禁带半导体和闪烁晶体材料及其元器件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流的透明光功能材料的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移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性能检测中心,为满足我国未来信息、能源、医疗、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高技术领域对新透明光功能材料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