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大事记
2021年大事记
2020年大事记
2019年大事记
2018年大事记
2017年大事记
2016年大事记
2015年大事记
2014年大事记
2013年大事记
2012年大事记
2011年大事记
2010年大事记
2009年大事记
2008年大事记
2007年大事记
现在位置:首页>简介>大事记
2014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 2016-03-16 08:25 | 【 【打印】【关闭】

  一月 

  1.2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承担嫦娥三号任务情况新闻发布会,研制的13种关键材料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任务。 

  1.4 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人体硬组织生物活性材料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年度交流会在上海硅酸盐所顺利召开。 

  1.6 包头市副市长任福、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李静一行在上海分院院长助理、科技合作处处长唐铮的陪同下到所调研考察稀土项目情况。 

  1.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硅酸盐所陈立东、张文清、史迅等完成的《热电材料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董绍明、丁玉生、张翔宇等完成的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上海硅酸盐所时隔近二十年来再次同一年度获得两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陈立东和董绍明作为获奖代表赴北京领奖。 

  1.15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丁仲礼一行到上海硅酸盐所开展调研。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黄敏,上海分院常务副院长朱志远等陪同调研。 

  1.16 上海硅酸盐所朱英杰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制备出新型羟基磷灰石耐火纸。该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任意卷曲、不可燃烧,并可以耐1000 以上的高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大媒体均对该成果予以报道。 

  1.17 上海硅酸盐所聘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B.V.R. Chowdari为客座教授。 

  1.17 上海硅酸盐所中试基地在嘉定园区召开2014年度职工大会。上海硅酸盐所所长、中试基地主任宋力昕,副所长,中试基地常务副主任杨建华,中试基地副主任张建生、吴瑞、李以及中试基地近百名职工出席了会议,杨建华作中试基地2013年度工作报告。 

  1.20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为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对20102013年期间安全保卫保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10个安全保卫保密先进集体和25个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上海硅酸盐所闫继娜同志在保密战线上工作成绩显著,被授予 “2010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安全保卫保密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22 黄富强、张刚华、杨重寅等研究人员在黄铜矿型CuInS2CuGaS2材料中研究发现,合理地进行SnIn/Ga位的掺杂,在禁带中间成功地诱导出一个新的半充满中间能带(Sn掺杂CuGaS2带隙减小至1.8eV,而吸收范围延伸至1.0eV即近红外区域,Sn掺杂CuInS2薄膜则将带隙减小至1.0eV左右),作为小能量光子跃迁的跳板,克服了材料光学带隙对太阳光谱响应范围的限制,实现VBM ? CBM, VBM ? IB, IB ? CBM三个光子激发电子跃迁的通道,从而实现了覆盖大部分太阳能光谱的响应,大大提高了光电流,从而有望大幅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1.27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中科院上海分院第二督导组组长张建新、督导组成员胡嘉莅临大会。所党政领导班子、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监督小组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在职党员、离退休党支部委员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所长宋力昕主持会议,党委书记刘岩作了《上海硅酸盐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1.28 上海硅酸盐所研究生朱金振、吴颖、丁绪坤荣获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1.28 上海硅酸盐所成立由严东生、施尔畏任顾问,宋力昕任主任,郭景坤、丁传贤、江东亮、宋力昕、刘岩、杨建华、黄政仁、王东、曹红梅等成员组成的所发展战略委员会,刘茜任秘书。 

  二月 

  2.17 上海硅酸盐所隆重召开全所职工大会和第五届职代会第四次会议。所长宋力昕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3年度工作总结及2014年度工作规划》的报告,所工会副主席孙伟嬿代表第五届职代会常设机构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第五届三次职代会工作报告》, 

  2.21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宣布大会,曹红梅同志任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 

  2.28 上海硅酸盐所获“2013年度上海市平安单位示范单位称号。 

  三月 

  3.5 上海硅酸盐所靳俊同志荣获“2012-2013年度长宁区优秀青年志愿者 

  3.6 上海硅酸盐所获长宁区第二十五届三八姐妹运动会优秀组织奖。 

  3.6 上海硅酸盐所科技二处荣获2013年度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 

  3.19 上海硅酸盐所常江研究员与吴成铁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含Li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支架,并与浙江大学合作研究了其在关节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发现该类材料不仅能够促进关节软骨下骨的修复,同时还能够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愈合与再生,充分体现了该类材料修复骨-软骨的双向功能特性,不仅活化了骨髓基质干细胞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而且激活了软骨细胞的自噬功能。 

  3.21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发展战略委员会首次会议,对嘉定园区二期工程及嘉定职工保障房项目后续建设安排进行了研究。 

  3.26 科技服务网络技术(STS)计划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群论证会在上海硅酸盐所召开。 

  3.28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了职代会常设小组扩大会议,讨论审议《嘉定二期基建项目进展及后续建设方案(草案)》。 

  3.29 上海硅酸盐所获上海科技系统职工乒乓球团体赛冠军。 

  3.31 上海硅酸盐所保密办获上海市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本次共表彰上海市保密先进集体20个,上海市科技系统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 

  四月 

  4.1 上海市委、市政府举行201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硅酸盐所罗豪、赵祥永、徐海清等完成的《弛豫铁电单晶的新生长方法与多功能特性研究》项目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李效民、高相东、于伟东等完成的《氧化锌基半导体材料的形成机制、掺杂与光电功能调控》项目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 

  4.1 上海硅酸盐所施剑林研究员、步文博研究员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东医院、华山医院等密切合作,在生物医用稀土功能材料新型纳米影像探针的设计、制备与医学应用中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4.3 上海硅酸盐所获2013年上海市科技奖励组织管理工作优秀奖。 

  4.10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2014年度党员代表大会。大会对《中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委员会2013年度工作报告及2014年度工作要点》、《中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纪律检查委员会2013年度工作报告及2014年度工作要点》以及《2013年度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等文件进行了认真审议。 

  4.14 上海硅酸盐所史迅研究员、陈立东研究员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G. Jeffrey Snyder博士合作,发现一种仅由CuS元素构成的新型高性能声子液体热电材料Cu2-xSx < 0.05),其热电优值可达1.7,与通常由价格昂贵、毒性或稀有的重元素组成的典型热电材料性能相当。由于CuS元素地储丰富、无毒性、价格低廉,高性能Cu2-δS热电材料有望满足环境友好的工业应用要求。 

  4.24 上海硅酸盐所与景德镇市焦化工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五月 

  5.8 浙江省湖州市副市长李上葵、副秘书长徐晏平、湖州市科技局局长王志芳一行到上海硅酸盐所访问调研。 

  5.16 上海硅酸盐所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合作,黄富强和支键等研究人员经深入研究显著地提升了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导电性,并将其成功应用在柔性超级电容器领域,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Volume 24, Issue 14, pages 20132019, April 9, 2014)上。 

  5.16 上海硅酸盐所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开展了合作研究,黄富强、汪宙、杨重寅、林天全等科研人员原创地发展出多种新型制备方法(氢等离子法、铝还原法、二步非金属掺杂法),大幅提高了太阳光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吸收,效果明显。这些最新发现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晶,不同于高温氢气还原的黑色氧化钛,为一种核壳结构,核区仍为结晶的二氧化钛,外壳为无定型的结构,其中无序的外壳是使白色二氧化钛变成黑色的功能区域,无序的外壳包含氧空位或非金属X掺杂(X=HNSI)。该结构可导致对太阳光的吸收高达85%,远优于文献报道(30%)。 

  5.26 上海硅酸盐所朱英杰科研团队成功地合成出大尺寸高度有序羟基磷灰石微米管阵列仿生材料,该仿生材料模仿牙齿的结构,因此在牙和骨等硬组织缺损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工作发表在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并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 

  六月 

  6.1 上海硅酸盐所发布了3项系列行业标准:WW/T 0053-2014《古代陶瓷科技信息提取规范方法与原则》;WW/T 0054-2014《古代陶瓷科技信息提取规范 化学组成分析方法》;WW/T 0055-2014《古代陶瓷科技信息提取规范 形貌结构分析方法》。 

  6.6 上海硅酸盐所朱英杰研究员等撰写的题目为“Microwave-assisted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in Liquid Phase” 的综述论文在美国化学会权威综述性期刊《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41.298)上发表。该论文详细综述和讨论了近年来微波制备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按照溶剂和材料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综述和讨论,对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的不同效应进行了比较,对一些热点问题尤其是存在争议的微波加热机理问题做了详细探讨,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6.9 上海硅酸盐所董绍明研究员在世界陶瓷科学院第15次院士选举中当选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6.12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了201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优秀学生表彰会,研究生导师宋力昕、刘岩、常江和董显林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毕业的53位博士研究生、57位硕士研究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并拨穗,为优秀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6.12 上海硅酸盐所工会组织召开职代会专门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硅酸盐所《职工疗休养工作方案(草案)》和《法人年薪拟执行研究所三元结构工资》。 

  6.1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白建原,副院长许建国、刘国汉等一行到上海硅酸盐所访问调研。 

  6.30 上海硅酸盐所荣获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党建联建优秀单位称号。 

  七月 

  7.8 上海硅酸盐所与半导体所通过联合攻关,在SiC-LED技术路线方面中涉及的核心技术,如SiC单晶衬底、外延、芯片和灯具封装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多种结构的SiC-LED,并封装成了灯具,完全打通了SiC-LED技术路线,为SiC-LED技术在半导体照明产业领域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7.14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十三五重点科研方向遴选大会。 

  7.27 973计划面向规模化应用的高性能热电材料及器件的基础研究项目中期总结会议在上海硅酸盐所召开。 

  7.31 人社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国资委、总装备部、中科院等6部门联合做出表彰决定,对30家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和260名突出贡献者进行表彰。上海硅酸盐所于云研究员,因在探月工程嫦娥三号研制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和杰出贡献,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 

  八月 

  8.16 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郭美荐,社区工作处处长郭鹏、副处长彭芳,就业创业处副处长颜滨,企业处副处长熊耀武一行到上海硅酸盐所调研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工作和嘉定区区域团建工作。 

  8.18 上海硅酸盐所与上海德汇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8.19 我国高分二号卫星发射升空,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光学结构成功应用于高分二号卫星。 

  8.21 2014嘉定科技博览会暨嘉定区2014年度科技奖励大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上海硅酸盐所董显林研究员获得2014年度嘉定区科技功臣奖;郑燕青研究员获得嘉定区科技领军人才奖;发明专利声波测井系统多极子接受用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嘉定区创造发明专利三等奖。 

  8.25 上海硅酸盐所与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8.27 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徐永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副秘书长谭抚等一行5人访问上海硅酸盐所。 

  8.28 上海硅酸盐所2014年度上海市科委人才项目喜获丰收。陈航榕研究员和刘宣勇研究员入选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王士维研究员入选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陈雨副研究员入选启明星计划(A类),郑丽和副研究员和韩金铎副研究员入选启明星计划(B)类,林天全助理研究员和刘佳男助理研究员入选扬帆计划 

  8.28 美国陶瓷学会执行主席Charlie Spahr访问上海硅酸盐所。 

  8.29 上海硅酸盐所李伟东研究员联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及上海微系统所合作领导一支国际团队,借助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衍射谱、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和显微拉曼光谱等先进表征方法,对建盏兔毫釉和油滴釉进行了多手段研究,首次发现在银色油滴中的氧化铁析晶是高纯度的罕见的epsilon-Fe2O3晶相,在棕色兔毫中有epsilon-Fe2O3与赤铁矿晶相共存。这一发现推进了人们对建盏精美釉面条纹和斑点来源的认知,同时对相似烧成条件下其它瓷器的釉析晶及呈色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比较标准。 

  8.31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2014年上海科技活动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上海硅酸盐所连续第四年获此殊荣。吴永铮获“2014年上海科技活动周先进个人称号。 

  九月 

  9.3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一行到上海硅酸盐所调研,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林明炯,上海分院院长助理唐铮等陪同调研。 

  9.9 上海硅酸盐所发展战略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主要听取上海硅酸盐所新一轮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和“LYSO晶体研发进展汇报。 

  9.24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张英杰教授访问上海硅酸盐所。 

  9.24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吕先志、综合处副处长华夏一行到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上海无机质谱中心调研,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悦和项目管理部部长朱金鑫等陪同调研。 

  9.25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湖州先进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揭牌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9.30 上海硅酸盐所与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十月 

  10.9 上海硅酸盐所在锂空气二次电池实用化关键问题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实现了关键反应产物Li2O2放电成核、长大以及充电溶解演变过程的可视化;考察了受人广泛关注的锂氧反应催化剂对能量转换效率或过电势的影响;发现有效调控产物形貌、提高反应温度和气压、以及预成核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倍率;制作了容量为5Ah的软包锂空气电池。 

  10.13 上海硅酸盐所张文清研究员与华东师范大学柯学志教授、和美国华盛顿大学Jihui Yang教授合作,通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并结合相关实验,提出了复杂体系中由于化学键的复杂性,存在半晶态的物质状态(part-crystalline)的新概念,并以Cu3SbSe3和填充方钴矿为例展示了这种思想。 

  10.16 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教授、日本三重大学荣誉教授Osamu Yamamoto来所讲学。 

  10.21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赴上海电气钠硫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中科易成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调研。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党委书记刘岩等全程陪同。 

  10.26 第九届亚洲铁电学暨第九届亚洲电子陶瓷联合国际会议(AMF-AMEC-2014)在上海召开。来自泰国、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约旦、中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以及20家企业和出版单位参会。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南京大学与同济大学协办。 

  10.28 第十四届亚洲生物陶瓷大会(ABC2014)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来自瑞士、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台湾与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10.31 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学习会,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沪区党委书记王建宇作了《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保障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的辅导报告。全体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学习会。 

  十一月 

  11.5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第十四届职工运动会。 

  11.17 上海硅酸所多功能无机材料综合研究基地在施工现场举行了主体结构封顶仪式。 

  11.18 上海硅酸盐所聘任日本大阪大学Makio Naito教授为客座教授。 

  11.20 上海硅酸盐所研究的细胞核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成功实现高效抗癌。 

  11.22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和上海硅酸盐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无机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坛在上海硅酸盐所召开。共有11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参加此次论坛。 

  11.22 “德清模式”30周年深化研讨会在浙江德清召开。会议由科技日报社、浙江省科技厅主办,德清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承办。 

  11.25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香港东荣电子有限公司、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汽车用氧传感器产学研研讨会在上海硅酸盐所召开。 

  十二月 

  12.2 上海硅酸盐所以规范经费管理,促进廉洁从业为主题,组织召开了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12.8 常江研究员应邀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出版社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杂志副主编;吴成铁研究员应邀担任国际期刊Biomedical Glasses 杂志副主编。 

  12.8 上海硅酸盐所与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项目研发协议。 

  1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透明陶瓷激光介质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结题验收会议顺利召开。经过项目验收专家组投票,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综合评价为特优。 

  12.12 上海硅酸盐所被评为20132014年度市属文化、科研、机关、团体等单位治安先进集体。 

  12.15 《无机材料学报》第五届编委会会议顺利召开。 

  12.17 973项目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2014年度总结会议在上海硅酸盐所顺利举行。 

  12.18 罗豪研究员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2.23 上海硅酸盐所施剑林研究员、步文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巧妙设计和制备了基于稀土功能材料的新型氧气感应探针和多功能光敏剂,该氧气感应探针对肿瘤组织中氧气分子含量成功实现了高灵敏无损检测,从而实时监控肿瘤组织的氧合状态;设计合成的新型多功能稀土光敏剂,在单一放疗X射线的激发下,针对乏氧肿瘤成功实现了放疗与X射线诱导的光动力学(X- PDT) 同步高效协同治疗,该技术可以将深部肿瘤组织中的水分子转换为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羟自由基,从而降低传统光动力学治疗的氧依赖性,显著提高对乏氧肿瘤的治疗效率。 

  12.23 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取得进展,占忠亮研究员带领课题组和合作者采用高效的纳米氧化铈阳极材料,对氢气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不仅解决了金属支撑电池面临的阳极制备难题,也为SOFC高效电极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即将低电导率的高效催化剂引入到高强度、高电导率、无催化活性的不锈钢骨架中。相关结果发表在Adv.Energy Mater.上。 

  12.26 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第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听取并审议上海硅酸盐所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委员。 

  12.26 常江研究员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12.26 上海硅酸盐所高功率激光晶体研究获新进展。与上海交通大学谢国强教授、钱列加教授等合作,采用LD泵浦实现了103fsSESAM锁模超短脉冲激光输出(Opt.Lett., 2014, 39:1737),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掺Nd的激光晶体中实现百飞秒锁模激光输出。与中科院物理所魏志义研究员合作,实现了Nd,Y:SrF2晶体高效率的飞秒(332fs)锁模激光输出:激光斜率效率最高达67%,这是迄今Nd激光晶体中飞秒激光输出的最高效率(Applied Physics Express, 2014, 7: 092704)。该晶体在高能重频激光系统中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2.26 上海硅酸盐所钠硫电池在崇明开展电站应用工程示范,电站首组堆仓成功并网,首组模块成功放电,进入电站试运行环节,是我国首个钠硫储能电站工程化应用示范项目。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