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移动版  |  中国科学院 |ARP
站内搜索: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在“纳米催化...
上海硅酸盐所提出锂硫电池...
上海人工晶体研发与转化功...
上海硅酸盐所结构中心党支...
上海硅酸盐所在水分解电催...
上海硅酸盐所在柔性有机/...
上海硅酸盐所在新型铁电陶...
上海硅酸盐所荣获2019年度...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海洋无...
上海硅酸盐所多名学者入选...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活性析氢...
上海硅酸盐所在锂氧气电池...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多项关...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纳米...
上海硅酸盐所在锂硫电池限...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第三十期“东生讲坛”  刘维民院士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7-10 13:23 | 【 【打印】【关闭】

  12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嘉定园区举办了第三十期“东生讲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作为主讲嘉宾,为上海硅酸盐所6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摩擦润滑的科学与技术”的报告。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副所长吴成铁,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董绍明,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荻等出席讲坛,讲坛由吴成铁主持。吴成铁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向刘维民院士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讲坛设立的相关背景和刘维民院士的科研经历。此次讲坛同时作为庆祝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60周年系列报告会之一。 

  刘维民院士回忆了严东生先生与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交流的渊源和严东生先生对其影响,以科学和技术的基本定义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引入,围绕摩擦磨损润滑的基本现象和重要性、航空航天润滑材料、高端装备润滑油脂、轨道交通润滑材料等几个方面,系统性介绍了摩擦磨损润滑材料领域的研究内容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报告重点介绍了航空航天润滑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类材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如何从分子设计出发,研发出多类润滑材料打破欧美垄断、满足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要的研发历程。报告最后,刘维民院士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润滑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并勉励年轻人做研究要有定力,要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受人尊重的科技工作者。 

  报告深入浅出,内容精彩,引发了与会人员的踊跃提问。    

  报告会后,宋力昕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向刘维民院士赠送了纪念证书,刘维民院士为“东生讲坛”第三十期讲座签名留念。    

  刘维民,19629月生于山东莱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入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16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5-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11-2015年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目前主要从事航天航空润滑、材料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与团队成员合作,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或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4项为第一获奖人)。取得授权(含合作)发明专利100多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合作发表重要论文600多篇,被引用2.6万余次。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2019年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作报告

宋力昕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向刘维民院士赠送证书

刘维民院士签名留念

吴成铁主持讲坛

 

 

交流提问现场

讲坛现场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