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在阴离子交换...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2022年度...
上海硅酸盐所在MoS2基单原...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性能X射...
上海硅酸盐所提供核心晶体...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温压电陶...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多项关...
上海硅酸盐所多名研究员入...
上海硅酸盐所在反铁电陶瓷...
上海硅酸盐所全力保障疫情...
上海硅酸盐所在氮氧化铝(A...
上海硅酸盐所“高温合金无...
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召开国家...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上海市基...
上海硅酸盐所在锌空气电池...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第三十四期“东生讲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0-12-17 18:43 | 【 【打印】【关闭】

  12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嘉定园区G楼3楼报告厅举办第三十四期“东生讲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作为主讲嘉宾,为上海硅酸盐所20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纤维材料 引领未来”的学术报告。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党委书记、副所长董显林,副所长王东、吴成铁等出席讲坛。讲坛由吴成铁主持。吴成铁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向朱美芳院士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讲坛设立的相关背景和朱美芳院士的科研经历。

  朱美芳院士围绕纤维起源、研究进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指出新材料工业是国家科技进步的基石,而高分子纤维材料更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报告首先介绍了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发展历史,并回顾了我国纤维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11月12日在南通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朱美芳院士强调,在如今内外忧患的形势下,要弘扬和学习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家国情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领纤维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支撑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同时,朱美芳院士以目前所研究的实际案例为引,阐述功能与智能材料研究的新思路,试图突破传统路径下纤维材料研究的普通叠加效应,力求在功能与智能纤维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中寻找变革。报告最后,朱美芳院士向与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描绘了中国方案中下一代纤维的发展谱图。她认为,未来纤维材料发展是一场“功能性、集成化、智能化、电子化、响应性”的革命,要在纤维学科领域不断探索,肩负起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报告深入浅出,案例典型,引发在场人员的共鸣,与会人员就感兴趣的问题同朱美芳院士展开研讨。

  报告会后,宋力昕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向朱美芳院士颁发纪念证书,朱美芳院士为“东生讲坛”第三十四期讲座签名留念。

  朱美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第七届国务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2022)、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2016-)。朱美芳院士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复合化、功能化和智能化研究,提出并建立了热塑性聚合物纤维功能化设计思路和全流程功能化技术体系,创建了介观诱导制备智能纤维的新方法。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80余件,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

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作报告

宋力昕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向朱美芳院士赠送证书

朱美芳院士签名留念

吴成铁主持会议

交流提问现场

讲坛现场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