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在自发凝固成...
上海硅酸盐所在电致变色研...
上海硅酸盐所在智能响应功...
上海硅酸盐所等在表面增强...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第十四届...
上海硅酸盐所发现原子尺寸...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上海市科...
上海硅酸盐所在发展计算电...
上海硅酸盐所提出微氧泵缺...
上海硅酸盐所在超高温陶瓷...
上海硅酸盐所透明陶瓷中心...
上海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分析...
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
上海硅酸盐所主办的学术期...
上海硅酸盐所在锂金属电池...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在锌空气电池高效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22-02-25 09:44 | 【 【打印】【关闭】

  基于可逆电化学氧还原和氧析出(ORR/OER) 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由于其兼具高能量密度(1350 Wh kg-1)和可靠的安全性,在可再生能源存储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多电子转移引起的迟滞动力学现已成为严重阻碍电池能量效率提高的核心问题。因此,亟需设计高效和稳定的双功能电催化剂。近年来,通过调整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催化剂的改性策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研究表明,将合适的应变工程引入非均相催化体系以调节纳米材料的原子排列和晶格间距,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如何通过构筑应变工程实现高效持久的催化活性是目前开发催化剂面临的主要挑战。 

  基于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团队,通过Ru配位触发ZnIn2S4ZIS)局部晶格应变,揭示了晶格应变工程和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该成果以“Ru Coordinated ZnIn2S4 Triggers Local Lattice-Strain Engineering to Endow High-Efficiency Electrocatalyst for Advanced Zn-Air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2110572)。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在读博士生候志前,通讯作者为张涛研究员。 

  该研究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预测了掺杂剂RuNiZIS中的取代位点,根据形成能的大小,最终确定Ru优先取代四配位InNi优先取代六配位Zn。此外,局部晶格应变导致更多的电子占据Ru反键轨道,形成更窄的带隙,降低了*OH去质子化的迁移能垒,从而优化了含氧中间体的吸附/解吸能力。 

  研究团队采用快速逆傅里叶变换(IFFT 和几何相变分析(GPA)技术进一步研究了RuNi带来的应变效应。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与原始的ZIS相比,RuNi的引入改变了原子间的键长,在晶体内部分别产生了0.43%0.3%的压缩应变。根据d-带中心理论,原子间距离的减小使d-带中心转移到更高的能级,从而加强了催化剂表面与吸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用作锌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时,测试结果表明,负载了Ru掺杂ZISR0.1ZIS)的锌空气电池表现出接近理论电位的超高开路电压(1.587 V),并且在运行262 h后仍然保持了0.71 V的超低过电位。   

  该项工作阐明了晶格应变与电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同时为具备高容量、长耐久性和低过电位的锌空气电池高效正极催化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110572

1.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反应机理

2. R0.1ZISN0.1ZISZIS经过IFFTGPA处理后的解析图

3. 负载R0.1ZIS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性能测试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