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2022年度...
上海硅酸盐所在MoS2基单原...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性能X射...
上海硅酸盐所提供核心晶体...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温压电陶...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多项关...
上海硅酸盐所多名研究员入...
上海硅酸盐所在反铁电陶瓷...
上海硅酸盐所全力保障疫情...
上海硅酸盐所在氮氧化铝(A...
上海硅酸盐所“高温合金无...
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召开国家...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上海市基...
上海硅酸盐所在锌空气电池...
上海硅酸盐所在自发凝固成...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催化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 2022-05-05 14:06 | 【 【打印】【关闭】

  阴离子交换膜(AEM)制氢技术可同时兼具固态电解质(PEM)制氢的大电流密度和碱性电解水制氢(ALK)技术的低成本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规模化制氢最有前途的技术。但目前,针对AEM电解槽的催化剂大多仍以传统的ALK电极类催化剂或者PEM电极类贵金属催化剂为主,缺少适配AEM电解槽运行特性的高效率、低成本催化剂。开发高效的电催化产氧(OER)催化剂、加速水氧化反应速率,对于AEM电解水制氢技术是至关重要的。镍铁基过渡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因其优异的本征催化活性和特殊的结构,在非贵金属基OER催化剂方面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并因其在碱性环境下的高催化活性,在AEM催化剂方面显现出了潜在的工业价值。 

  为调控NiFe LDHOER性能,迄今为止已引入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如分层纳米结构设计、化学液相刻蚀调控、激光/等离子体缺陷工程、层间阴离子置换和层中阳离子掺杂等;然而,大多数方法仍是针对单一特性调控,容易顾此失彼。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从微观形貌、活性相比例到电子配置、原子结构多角度协同优化NiFe LDH的通用性手段。此外,NiFe LDH中各项OER性能的影响因素(如Fe3+/2+比率、α/β-Ni(OH)2比率、氧空位浓度等)的协同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且缺少全面系统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平副研究员、王现英研究员等提出了一种杂多酸(POMs)湿法蚀刻-抛光制备兼具高OER活性和高稳定性NiFe LDH电极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巧妙地利用POMs多功能特性——超强酸性、强氧化还原性及丰富阴离子簇结构,实现了对NiFe LDH三维结构、NiFe活性相比例、氧空位浓度及POMs阴离子簇插层与表面吸附的多维度调控。结合系统表征分析和理论计算,揭示了OER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多重协同机制,为该类材料OER性能的阶梯式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系列实验对比,发现OER过电位(η10)与Fe3+α-Ni(OH)2占比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正相关,与氧空位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近高斯相关。进一步结合文献数据的论证结果,提出了新的电化学经验公式:“SICCAS electrochemical equation”,可用于定量判断结构-活性的构效关系,这为层状双氢氧化物作为电催化OER材料的快速筛选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基于该电催化剂组装的AEM电解槽运行结果显示,电流密度10000 A/m2时,单槽压为1.8 V80°C),单位制氢能耗低于4.3 kWh/Nm3 H2。目前该电解槽已连续稳定运行超过5000小时,接近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指标 (即电压1.4 ~ 2.0 V电流密度达到0.2 ~ 2 A cm-2,寿命> 5000 h)。这一研究证实该电催化剂在后续规模化AEM绿氢技术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该成果以“Reinforc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oxy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ts: polyoxometallic acid wet-etching approach and synergistic mechanism”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2022DOI:10.1002/adma.202110696)期刊上。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联培博士生蔡正阳,通讯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王平副研究员、王现英研究员,内蒙古大学张江威教授。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附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10696 

(左)制备工艺及形貌表征;(右)电化学表征。

 

(上)结构成分表征;(下)理论计算分析。

构效关系拟合分析及电化学经验方程式。

(左)电极规模化制备;(右)AEM性能及稳定性测试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