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在超快钠存储...
《计算材料学(英文)》和...
上海硅酸盐所牵头2项国家...
上海硅酸盐所牵头1项国家...
上海硅酸盐所等在准一维层...
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召开“人...
上海硅酸盐所在3D打印碳化...
上海硅酸盐所牵头2项国家...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无容器...
上海硅酸盐所在氧化锆透明...
上海硅酸盐所牵头2项国家...
上海硅酸盐所牵头2项国家...
上海硅酸盐所在含氧阴离子...
上海硅酸盐所钛酸钡基铁电...
上海硅酸盐所在电化学精炼...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等在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22-07-18 09:59 | 【 【打印】【关闭】

  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如LiNi1-x-yCoxMnyO2、LiCoO2)凭借高电压、高可逆容量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颗粒由表及里发生副反应造成活性物质不可逆相变,导致容量降低和循环衰减,当前研究主要通过提升材料界面稳定性,来改善不同测试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如何获得界面结构稳定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是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储能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材料与新能源应用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共同合作研究,提出新的界面稳定策略,在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从中国传统瓷器艺术品裂纹釉中获得灵感,通过有机氟酸(四氟对苯二甲酸C8H2F4O4)刻蚀处理并结合高温煅烧制备出金属氟化物在一次/二次颗粒界面均匀包覆改性的LiNi0.8Co0.15Mn0.05O2正极。该方法显著抑制材料晶间裂纹生长,提升了材料的长循环稳定性(25 °C,100%@400圈;60 oC,97%@200圈)。该方法也可以扩展应用至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体系,研究成果以“Amorphous fluorine glaze for crack-free nickel-rich layered cathode grains under electrochemical cycling”为题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文章链接为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5227。

  随着锂离子电池储能体系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等应用场景的拓展,对正极材料的低温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通过一种新颖且简便的软化学法在LiCoO2表面上均匀包覆一层厚度约为5 nm的非晶磷酸锆层,可有效改善其在低温环境的使用性能。得益于较高的界面相容性和更小的极化程度,改性材料在-25 °C和4.6 V下表现出179.2 mAh g-1的高可逆比容量和优越的循环稳定性(91%@300圈)。通过EIS阻抗、接触角、GITT和TEM表征,证明改性材料表面的非晶包覆层对构建浸润性好、离子电导率高和稳定性强的固液电解质界面具有积极效果。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ng Robust Cathode/Electrolyte Interphase for Ultrastable 4.6 V LiCoO2 under -25 °C”为题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文章链接为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02818。

  该系列研究的第一作者分别是上海硅酸盐所博士生董行和硕士生叶斌,通讯作者为董武杰助理研究员和黄富强研究员。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改性LiNi0.8Co0.15Mn0.05O2材料的制备示意图和形貌表征

高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改性LiCoO2的制备示意图和基本表征

钴酸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