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图片新闻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基复...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2022年度...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学习贯彻...
上海硅酸盐所开展“弘扬科...
上海硅酸盐所在铅基高温压...
上海硅酸盐所在多功能自组...
中科院党组巡视组向上海硅...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唐军旺教...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熵超高温...
上海硅酸盐所在Science发...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领导人员...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喜迎二...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多项关...
上海硅酸盐所在二维纳米材...
上海硅酸盐所在超快钠存储...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图片新闻
上海硅酸盐所等发现铁电材料电致应变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2-10-13 10:16 | 【 【打印】【关闭】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铁电陶瓷的电致应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和传统固相烧结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显微结构各异的钨酸铋铁电陶瓷,并在织构化钨酸铋陶瓷中首次观察到奇异的回线形应变曲线,最大表观应变高达0.75%,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优于绝大多数无铅铁电体。值得注意的是,该回线形应变曲线不同于传统硬性掺杂陶瓷材料中观察到的不对称应变-电场曲线,其不对称方向并不会随着样品的翻转而反转。通过对测试系统和测试条件的反复验证,结合压电响应力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人员揭示出该奇异的应变曲线源于陶瓷材料上下表面90°铁弹畴的不对称翻转引起的可逆弯曲变形。该发现不仅为阐明不对称应变曲线的物理起源提供了新见解,而且为压电驱动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电致应变是指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现象,这种效应一般比较微弱,但对于铁电材料而言,其电致应变常可达到较高数值(10-3数量级),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铁电材料的电致应变主要来源于本征应变(电致伸缩与压电响应)和非本征应变(畴反转与相转变)的叠加。为提升铁电材料的电致应变,研究者普遍采用晶体结构调控以及准同型相界设计等策略提升样品的机电响应特性,实验测量中常观察到典型的蝴蝶形应变-电场曲线,对应于材料沿厚度方向的伸缩形变,偶有不对称应变-电场曲线则多归因于缺陷或内偏场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以“Giant electromechanical response in layered ferroelectrics enabled by asymmetric ferroelastic switching”为题发表于Materials Today期刊。论文第一作者为何祥博士,通讯作者为易志国研究员。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22.07.010 

Bi2WO6陶瓷的晶体结构及显微结构表征。

织构化Bi2WO6陶瓷中正常的铁电滞后回线与反常的应变-电场响应。

织构化Bi2WO6陶瓷在不同测试模式下的名义应变曲线以及在均匀电场驱动下的形变过程。

4. 织构化Bi2WO6陶瓷的铁电畴在电场下的翻转过程及机理分析。

5. 织构化Bi2WO6陶瓷电致应变曲线随温度和频率的演化规律。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