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图片新闻
上海硅酸盐所与复旦大学合...
上海硅酸盐所预测发现数十...
上海硅酸盐所在MLCC用COG...
上海硅酸盐所在Materials ...
上海硅酸盐所等举办“2022...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2022年度...
上海硅酸盐所在Progress i...
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召开学习...
上海硅酸盐所在光催化还原...
上海硅酸盐所在早期白瓷界...
上海硅酸盐所在Bi离子激活...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学习贯彻...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
上海硅酸盐所在二硫化钼析...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学习贯...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图片新闻
上海硅酸盐所在浮区法生长Ce:GGAG闪烁晶体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发布时间: 2023-01-16 16:00 | 【 【打印】【关闭】

  闪烁材料作为光学和能量转换材料,在高能射线探测和成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一直致力于研发高性能的新型闪烁体,其中,(Ce, Gd)3(Ga, Al)5O12(以下简称Ce:GGAG)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新一代X射线CT探测用候选材料之一,在晶体生长、透明陶瓷制备以及组分调控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Ce:GGAGGa/Al比的变化可调节禁带宽度,进而影响发光离子的能级位置,实现光谱和发光效率的调控;组分筛选的研究表明,在Ga/Al比为3/2 - 2/3的范围内,闪烁性能最佳。但随着Ga/Al比的降低,晶体生长的难度增加,研究认为是由于随着Ga/Al比的降低,Gd3(Al, Ga)5O12熔体非一致熔融倾向增加,至Gd3Al5O12时,完全非一致熔融,从而导致晶体生长困难。 

  基于上述问题,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石云副研究员等人开展了低Ga含量Ce:GGAGGa/Al比为2/3)的光浮区法 (optical floating zone methodOFZ) 晶体生长和闪烁性能研究。与传统的提拉法(CZ)法和微下拉法(m - PD)法相比,光浮区法在晶体生长过程不需要坩埚,几乎不会在生长过程中引入杂质,可以生长高熔点的晶体。生长速度与其他单晶生长方法相比较快,提高了晶体生长效率且晶体生长质量较高,在新材料研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研究人员成功生长了一系列不同Ce3+掺杂浓度的(Ce,Gd)3Ga2Al3O12晶体,通过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引入氧气氛,压力和低熔点助熔剂的方法,进一步克服了Ce:GGAG非一致熔融倾向和Ga2O3的分解挥发问题,实现了熔区的稳定生长,使材料在闪烁光产额、衰减时间和快分量比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富氧环境下生长的Ce:GGAG晶体表现出较快衰减时间和较高的快组分比(80 ns / 80%; 257 ns / 20%)gamma射线(137Cs662 keV)激发下的闪烁光产额最高可达38, 847 pho/MeV @ 0.75 ms; 在闪烁衰减时间方面,明显优于m-PD法生长的同组分单晶(221 ns / 100%) 

  该工作还观察到较宽的Ce4+相关的吸光谱,这类似于Mg2+GGAG中的共掺杂效应,而OFZ法得到的Ce:GGAG晶体相比Ce, Mg:GGAG晶体具有更高的光产额,后者的光产额报道为 (25,000 - 27,000 pho/MeV), 这一结果为探讨Mg2+Ce4+Ce3+在闪烁发光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该工作揭示了光浮区法用于探索新型高性能闪烁晶体的可行性,为闪烁晶体的快速制备和组分性能筛选提供了新型高效的技术方案;通过进一步优化晶体生长参数,将有望继续优化晶体的闪烁性能,并将在其他新型闪烁材料的探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结果分别发表在晶体材料类期刊Crystal growth & DesignCrystEngComm以及开放获取类期刊Materials上,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 

  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武彤,通讯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石云副研究员和华中师范大学黄新堂教授。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62175249)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 

  Crystal growth & Design: https://doi.org/10.1021/acs.cgd.1c00779 

  CrystEngComm: https://doi.org/10.1039/D1CE01617B 

  Materials: https://doi.org/10.3390/ma15062044

浮区法(Floating Zone Method, 简称FZ法)生长晶体示意图

光浮区法Ce:GGAG晶体生长中的熔区实时照片(a - c); 移行助剂法熔区稳定照片(d)

光浮区法生长的0.2 - 0.8 at. % Ce:GGAG晶体 (双面抛光1.0 mm) 

光浮区法生长的1 - 66 at. % Tb共掺的Ce:GGAG晶体

光浮区法生长的0.2 - 0.8 at. % Ce:GGAG晶体的荧光和闪烁性能。(a) 450 nm激发下陶瓷的荧光光谱;(b) 450 nm激发下晶体的荧光光谱;(c) 晶体和陶瓷的荧光强度随浓度变化的规律;(d) 晶体的归一化荧光光谱;(e) gamma射线(137Cs,662 keV)激发下的脉冲高度谱(f) gamma射线(137Cs,662 keV)激发下的闪烁衰减时间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