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移动版  |  中国科学院 |ARP
站内搜索: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综合新闻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所志编纂...
上海硅酸盐所机关第二党支...
上海硅酸盐所开展2021年度...
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参加《国...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郭景坤同...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2021级研...
上海硅酸盐所机关第二党支...
上海硅酸盐所纪委召开2021...
上海硅酸盐所人工晶体中心...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统一战线...
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召开中心...
上海硅酸盐所2018级研究生...
上海硅酸盐所机关第三党支...
上海硅酸盐所中试基地党支...
上海硅酸盐所结构中心党支...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联盟签字仪式”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 2009-10-22 11:02 | 【 【打印】【关闭】

   20091015,在庆祝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独立建所50周年之际,“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联盟签字仪式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硅酸盐所隆重召开。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马燕合司长、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罗静副司长、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陈燮君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干福熹院士、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材料处曹红梅处长、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姜标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丁奎岭所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周铁总工程师、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马涛副主任、中国文物报记者文冰等出席会议。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宋力昕副所长主持会议,马燕合司长、罗静副司长、陈燮君副主任、曹红梅处长和罗宏杰所长共同为“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陈燮君副主任宣布了科研基地主任、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科研基地将整合研究资源,制定古陶瓷检测规范,解决古陶瓷研究和脆弱性硅酸盐类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还肩负着科普宣传和人才培养的任务。科研基地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周铁总工程师、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罗宏杰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丁奎岭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干福熹院士和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马涛副主任签署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联盟共建框架协议”。5家单位将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强强联合、通力合作,探索并建立文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搭建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协作平台。

  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罗宏杰针对基地的机构设置、运行管理机制、实验室和装备情况、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学术活动和社会影响以及基地的发展战略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了讨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联盟”的设立,是国家文物局对上海硅酸盐研究所80年古陶瓷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对于古陶瓷科学研究和硅酸盐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研基地和创新联盟将全面整合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相关单位的科学研究力量及分析检测的支撑力量,建立和完善古陶瓷科学研究及硅酸盐类文化遗产保护共享平台,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格局,建立多学科技术合作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为推进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和保护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仪式现场

 

马燕合司长、罗静副司长、陈燮君副主任、曹红梅处长、罗宏杰所长

共同为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

周铁总工程师、 罗宏杰所长、丁奎岭所长、干福熹院士、马涛副主任

共同签署“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联盟共建框架协议”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