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人工晶体中心开展第二十四期学术讲坛

发布时间: 2018-06-19 13:26 | 【 【打印】【关闭】

  5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上海硅酸盐所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硅酸盐学会联合举办了第二十四期人工晶体讲坛,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院士、副所长马大为研究员应邀作了学术报告。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处处长曹明等出席。来自上海硅酸盐所的近百名科研人员与在读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施尔畏研究员主持。     

  施尔畏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两位报告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以及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发展历史和在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方面取得的科学成就。他指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围绕“认识分子、合成分子、运用分子”主题开展工作,构成了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基础,希望在座的科研人员能从本次论坛中得到启示。 

  丁奎岭院士作了题为“合成创造未来”的报告。报告从“合成科学的地位:基础性战略性”、“核心科学问题:功能与精准”以及“合成化学的机遇和挑战”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合成科学。他指出合成科学是物质科学中基础的基础,与生命、健康、农业、材料和能源等领域密切关联,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特定功能物质的结构设计以及如何实现特定结构物质的定向合成。他从药物研发与生产、资源与环境、能源、农业、材料、生命科学的交叉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合成科学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他指出,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合成必将创造未来。通过合成,科学家得以创造价值,用创造的分子影响和改变世界。

  马大为研究员作了题为药物分子发展中的化学创新—合理设计与偶然发现的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现代化学需要考虑的三个精准问题: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物质、发展新过程。他指出有机合成的目标为提高效率,让常见的转化更好用,让稀缺的分子更易得,这就需要从合成策略创新和合成反应创新两方面进行考虑。他以“铜催化亲核试剂与芳基氯化物的芳基化反应”以及“通过添加硝基烯烃功能团的有机催化剂制备抗流感药物”两个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他所在团队在有机化学合成大分子药物上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他指出,新的方法和机理支撑目标产物的合成,而新的目标产物将会激发新的方法和机理的产生。     

  报告会中,与会人员与报告人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施尔畏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丁奎岭院士作报告

马大为研究员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