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人工晶体中心召开第二十五期学术讲坛

发布时间: 2018-07-10 08:38 | 【 【打印】【关闭】

  6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上海硅酸盐所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硅酸盐学会联合开展了第二十五期人工晶体学术讲坛,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叶宁研究员应邀作了学术报告。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副所长王东、董显林,所长助理、科技发展部部长闫继娜,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东,以及来自上海硅酸盐所、同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等单位的近百名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施尔畏研究员主持。 

  施尔畏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两位报告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以及福建物质结构所和南京大学的历史及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他指出在材料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是如何迎接新的挑战,如何找到新的起始点,如何找到新的创新点,从而带来整个领域的发展,并希望与会人员从受邀的报告中能得到一些启示。 

  祝世宁院士作了题为“铁电晶体中的畴工程及应用”的报告,报告从畴理论的发展、基于畴工程建立的材料体系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首先介绍了铁电晶体中畴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团队利用畴工程建立的功能晶体材料体系,包括光学超晶格、声学超晶格和介电超晶格等;着重介绍了利用该材料体系的非线性效应、压电效应等多种效应,制备的器件在激光、量子光学、换能器等领域的应用,包括白光激光器、中红外激光器和光子芯片等;展望了全集成铌酸锂光子芯片的发展前景。报告最后,祝世宁院士深情勉励在场的青年科研人员,对待科学研究要坚持,要扎扎实实把一个方向做下去,同时也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平台来支持科学的研究。 

  叶宁研究员作了题为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设计的报告。报告首先从“中国牌”非线性光学晶体开始,讲述了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历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选择标准,以及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即“阴离子基团理论”;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Huntite类硼酸盐衍生物以及硼酸盐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其研究团队利用原子半径的关系研制了一系列硼酸盐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晶体,采用以共价键连接相邻二维平面层的结构设计策略,借鉴有机基团组装的方法进行无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在基于KBBF晶体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硼铍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最后叶宁研究员展望了非线性光学晶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告会中,与会人员与报告人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施尔畏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祝世宁院士作报告

叶宁研究员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