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术活动

锂电储能器件中的材料与界面研究

发布时间: 2016-05-03 14:10 | 【 【打印】【关闭】

  SEMINAR
  The State Key Lab of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s and Superfine Microstructu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硅 酸 盐 研 究 所 高 性 能 陶 瓷 和 超 微 结 构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锂电储能器件中的材料与界面研究

  陈立桅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时间:2016年5月6日(星期五)上午10: 30

  地点: 2号楼607会议室

  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与讨论!

  联系人:郭向欣(1032) 

  报告摘要:

  能源问题是人类在今后50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利用纳米材料与纳米效应构筑能源纳米器件,以获得并储存清洁、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是物理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报告将围绕锂电储能技术,介绍相关纳米材料和器件的制备,以及器件中材料和界面的研究。首先我们利用扫描探针技术研究电极电解液界面中间相,并且制备一系列硫纳米粒子用于研究锂硫二次电池中的纳米尺寸效应。

  报告人简介:

  陈立桅,1993年获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院硕士学位; 2001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01-2004于哥伦比亚大学纳米中心和 IBM T.J. Waston 研究中心作联合博士后研究。2004-2008年任俄亥俄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tenure track助理教授。2008年12月受聘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

  陈立桅研究员从事能源转化与存储研究,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纳米尺寸效应和材料间界面的设计、调控获得高性能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 2014年报导了大面积有机光伏(无ITO)的最高转换效率;制备的高容量软包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在中科院内测评中连续两年第一;在国际上原创性地发展了扫描介电力显微术,无接触表征电输运性能;实现器件工作状态下原位表征界面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JACS, 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2011年发表的Adv. Mater. 论文单篇引用次数已超过1000. 任Nano Research杂志编委。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2011-2014年入选“全球青年科学院”。

  代表性论文:

  [1] Chen L. W.; et al.,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48, 1788-1796 (2015)

  [2] Chen L. W.;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6, 7745 (2015)

  [3] Chen L. W.; et al., Nano Letters, 15, 798-802 (2015)

  [4] Chen L. W.; et al., Nano Letters, 12, 2153-2157 (2012)

  [5] Chen L. W.;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3, 4636-4643,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