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博士后流动站
工作通知
规章制度
博士后招聘
办事流程
资料下载
现在位置:首页>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处>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

  一、简 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建所以来,上海硅酸盐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科方向,现已发展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相互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历年来,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近1200项,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426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历年来申报专利3859项,批准专利2131项(截至2020年底)。 

现有在职职工76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截至2020年底)。 

科研机构设置为: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与固体缺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古陶瓷与工业陶瓷研究中心)、中试基地、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 SCIE 收录引用。 

研究所长期从事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目前研究范围涵盖了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透明陶瓷、人工晶体、特种无机涂层、生物医用材料、无机材料分析测试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的主要内容,是该领域科学研究单位中门类最为齐全的研究所。我所博士后合作导师的个人简介和主要研究方向可上我所网站查询。 

我所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我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始建于1986年,建站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我所具有先进的实验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生活待遇和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我所十分重视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管理制度。在生活待遇上,博士后除享有我所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和国家规定的特殊津贴外,我所还给予住房津贴等优惠待遇。我所尽力为博士后创造优良的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其迅速成长为学科领域中的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优良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造就了优秀的博士后,在站时大多数博士后获得了王宽成博士后科研奖励基金、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金等各类资助,并在各自的科研领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半数的博士后出站后选择留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二、博士后招收要求和条件

1.招收对象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在国内外已取得或即将取得材料、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或其他交叉学科博士学位者;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心理健康,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3、在职、现役军人博士生均需提供所在单位同意做博士后的证明,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申请者不得进入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主要研究领域

  1、基础研究:结合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先进无机材料的设计与计算科学、制备科学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前瞻性、原创性和开拓性探索,为先进无机材料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2、信息功能陶瓷与器件:聚焦电、磁、光、声、热等信息获取、传输、检测、转换技术,率先研制出PZT 压电陶瓷,引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研制出基于弛豫铁电单晶的新一代弱磁传感器和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是我国电光透明陶瓷和非制冷红外热释电陶瓷唯一的研制和生产单位;新一代卫星通信用微波介质材料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生物医用无机材料:面对生物医用材料需求爆发式增长,重点开展了可降解组织修复材料、多孔生物陶瓷支架、医用钛合金纳米涂层、药物载体材料等研究;成功开发出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宏观结构和微观形貌可控的三维管状纤维、种植牙、髋关节涂层等;创面修复材料成功应用于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伤员救治;骨板钉表面处理等技术成功向企业转移;硬组织植入材料在临床获得应用。 

  4、无机节能环保材料:开发出从紫外、可见到红外的宽光谱响应新型铋基光催化材料,对空气及水污染物净化性能指标居领先水平,光催化效率提升数百倍,正向企业技术转移;攻克不同类型催化剂的纳米孔结构设计、高质量载体涂覆等关键技术,成果获 2011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制出汽车、柴油车尾气处理的“三效”微量/不含贵金属的纳米催化剂,排放达到国家 V/VI 标准;研发出温控智能节能贴膜,并与企业合作,推出全球首款智能贴膜产品。大规模温控智能节能镀膜玻璃成套工艺技术已全面贯通。 

  5、无机基能源材料及系统:在能源材料领域,聚焦光伏发电、燃料发电、温差发电、储能电池及系统,重点开展固体电解质能量转换与储能系统、新型太阳能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核能材料等研究;研制成功的钠硫电池成为目前唯一连接国家电网的储能电池; 温差电池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成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建成国际首条兆瓦级生产线。 

  6、古陶瓷科学及文物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古陶瓷科学、文化遗产保护材料制备科学和应用技术等研究,制定古陶瓷检测规范,解决古陶瓷研究和硅酸盐类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是国家文物局古陶瓷科学研究重点科研基地。 

  7、材料分析表征:主要从事无机材料表征和检测及其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先后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ISO9001 质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8、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主要从事无机材料表征和检测及其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先后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 ISO9001 质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3.工资与待遇

  博士后人员的人事、组织关系、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比照我所同等人员对待,或按协议执行。 

4.招收程序与要求

4.1报名(以具体招聘通知为准)

  1、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进站实行网上申报,网址为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 ,在线填写《博士后申请表》,导出初稿。 

  2、两份专家推荐信(分别为申请人博士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3、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一张A4纸上) 

  5、博士后进站审核表。 

  6、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岗位竞聘申请表 

  7、个人简历 

  请以电子邮件方式申请报名。申请材料,恕不退还。 

4.2面试

  本站将对报名者进行初审,通知初审合格者将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考核、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4.3进站

  安排面试通过者进一步与合作导师沟通,双方意愿一致后办理进站手续。 

5.联系方式

  E-mailyuanxiaoyu@mail.sic.ac.cn(邮件主题为博士后应聘+研究方向+意向合作导师+毕业院校+姓名 

  联系人:袁晓煜 

  电话:021-69906616

  传真:021-69906700 

  通讯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力资源处 

  http:// www.sic.cas.cn 

我所热忱欢迎有志于材料科学研究的优秀博士来我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共同为我国的材料科学事业作出贡献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